第218章(1/2)

145、双标

没见到贺行远之前,时砚是想从钦差大臣那里入手,给贺行远制造点儿麻烦,让贺行远早日回京,回去面对京城那个外祖家唯一的独苗苗惹出来的一堆麻烦事。

但见了贺行远之后,时砚突然被提醒了,十三年前,贤妃作为一个嫔,跟随皇帝下江南的途中,她娘家因为掺和到不该掺和的事情中,直接戳了皇帝的心窝子,皇帝大发雷霆,那次抄家灭族的人家不在少数。

贤妃娘家就在其中,因着当时杀孽过重,等皇帝心气平静下来,也有些后悔自己的冲动行为,且当时有朝臣极力劝阻他三思而行,后又有贤妃在皇帝寝宫外跪了三天的由头,最重要的是,当时远在京城,从小体弱的七皇子,突然病重,京城八百里加急送到皇帝案头,他开始怀疑怀疑这一切都是报应,都是因果。

最终让人给程家留下了一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

那次有人倒霉,跟主犯走的近的,全家一口没剩,全都见了阎王。有人比较幸运,挨到了皇帝开始相信因果报应的时候,幸运的捡回了条命。程家说不上幸运与否,全家只剩下一个注定要被教导成纨绔的独苗苗,一个人打小生活在孤零零空荡荡的宅子里。

时砚静静思索的时候,食指轻轻敲打在桌面上,轻缓富有节奏。

一手轻轻将特意让人寻来的书扣在桌上。

突然,时砚问小甲:“我记得,我娘出事的时候,也是十三年前吧?根据巷子里叔叔婶婶们的说法,当时皇帝的行宫,就在落安县不远处,落安县因着这事儿,沸沸扬扬的热闹过一阵子,现在只要稍微有些年纪的老人,还能将当年的事,添油加醋的说个一二三来。”

“本地地方志记载,皇帝圣驾于二月进入南方地界,三月在距离落安县不远的怀安县落驾,四月初,朝中震荡,皇帝远在千里之外,八百里加急命人处理了京城内外好多世家,态度强硬,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一时间人心惶惶。

四月中旬,京城内八百里加急进入怀安县,时年六岁的七皇子病重,作为皇帝最疼爱的小儿子,难免多了几分慈父心肠,皇帝突然开始吃斋念佛,态度软化,下旨

赦免了一批罪犯。

四月末,母亲云喜悦在落安县县城外被人掳走,怀孕而不自知,又三月,疑似皇帝胞弟的裕亲王的贺大山,浑身是伤的被云丰收所救,且养伤期间,贺大山与云喜悦互生情愫。

为避免村里人说闲话,两人火速完婚后搬到县城里住,虽然一家三口觉得很幸福,但难免有风言风语,说云喜悦与贺大山婚前不检点,未婚先孕,时砚根本不是早产,而是足月生产之类的谣言。”

时砚轻声道:“是不是很巧?”

小甲嘿嘿一笑:“无巧不成书嘛!”

时砚:“……”

我竟然觉得你说的意外的有道理。

时砚改变主意,想趁着贺行远停在落安县的功夫,将当年发生了什么事给弄清楚,免得贺行远人跑了,当年的事更加无从下手。

先给对方找点儿小麻烦,看看能否露出什么马脚。

于是贺行远觉得,这几天不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人讨论柳家的糟心事,什么父子罔顾人伦,什么一女侍二夫,什么儿子卖母,什么女儿才是家里最大的克星之类的,听的贺行远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他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众人说的那个柳家,竟然是柳云函的柳家。

虽然他从未将柳云函的娘家人当成自己人,但一想到将来,让人知道他的女人有这么糟心的家人,他的孩子有这么上不得台面的外家,丢的也是他七皇子的脸。

想到这里,贺行远脸色一黑,抽调人手,让人仔细去查,城中的传言到底是怎么回事。

手下当然查不到什么有利的消息,甚至带来了更多不堪的内幕消息,还包括柳云函让人偷偷给程姨娘银钱的事。

想到围绕在柳云函身边的糟心事,贺行远难得的开始反思,当初自己为何要被美色迷了眼,简直**熏心,没调查清楚前就急不可耐的要了柳云函的身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