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比较(1/5)

伴随着《晓秋月明》与杰伦华夏风歌曲比较的争论愈演愈烈,娱乐圈的一些大佬们也纷纷加入到了这场争论当中,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音乐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主观性非常强的。

不说《晓秋月明》这种实际上受众人群非常小的歌曲,就说杰伦的《青花瓷》,已经火遍大江南北的华夏风歌曲,却依然有人就是不愿意听。

不过论你对这首歌评价多高,歌词多有意境,旋律多么优美,勾勒出怎样的景象,达到了多么崇高的境界。当我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觉得不好听,那就是不好听,你的那些夸奖对我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

甚至地球让有百分之五的人乐感缺失,听什么音乐都没有感觉。对于这样的人,跟他讲一首歌多么了不起,多么牛哔,有什么用吗?

一点用都没有。

欣赏这两个字,本来就是从主观上出发的动作,所以《晓秋月明》能够跟《青花瓷》对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件事情。

别说《晓秋月明》这种华夏风的歌曲了,就是完全跟华夏风不沾边的《老鼠爱大米》还有人拿他跟《夜曲》比较呢。有些人就是觉得《老鼠爱大米》更好听,完全没得商量。

但是呢,总有一些人喜欢秀出自己的优越感。这一部分人本身是非常矛盾的,他们一边觉得别人的歌完全不配跟杰伦的歌比,另一方面又希望这种比较能够出现,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用杰伦的歌曲鄙视对方,并从中获得优越感。

不说粉丝了,就是音乐的圈子里也有一个鄙视链:古典→爵士→摇滚→电子→流行→说唱→喊麦…………

不对,现在是2008年,喊麦还只是一种直播方式,还没人头铁的把它归类到音乐类别里面。

所以说唱应该是鄙视链的最底层。

不过不重要,重要的是,优越感这东西一直存在。

如果只说艺术的话,高雅本来就是用来形容艺术的,而低俗则是相对于艺术的。不论是音乐艺术,还是别的艺术。其实只要戴上了艺术两个字,就添加了优越感在里面。毕竟艺术本就古代权贵人士弄出来的,用来将自己跟平民区分开来的东西。

说艺术本身就是优越感也不为过。

但这种优越感是好的,因为艺术本身也是好的。不管它最初诞生的目的是什么?人们都需要通过自身努力才能获取那一份优越感。

真正努力得到的优越?并不会遭人嗤之以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