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吕布传(一)(2/4)

吕良闻之大喜,为儿子取名为“布”,又取字“凤仙”。

吕布三岁能骑羊,五岁能上马,七岁时便敢独自入林中狩猎,并捉拿野狐山鹿而归,九岁时随母拜见外公时,见羊群意外逃散,便徒步追赶,一手一只,往复数次,将羊群尽数捉回,外公大赞,赠予吕布一匹赤红大宛马,吕布甚喜,为其取名“红云”,悉心照料,几不离身。

年岁稍长后,不满其字“凤仙”,自行改为“奉先”。

至建宁元年(166年),吕布十一岁时,身材已近普通成年男子,时值北匈奴再次入寇,吕良与南县军校尉丁原共同出兵抵御,吕布亦随军而行。

丁原为人桀骜,与诸多同僚下属皆不睦,所以几乎没有属下可以指挥,凡战便一马当先冲入敌阵,被评价为“虽有将勇,却无帅才”。

某日,丁原因追敌过于深入而被匈奴设伏团团围困,吕良率军欲救,然而匈奴势大又有地利,一时救之不得。

吕布观察战场后,向吕良讨要五百骑兵,请他率大军在前方诱敌,自己则绕远路攻击匈奴后军,阵斩匈奴大将,丁原之围遂解。

丁原十分感激,欲为吕布请赏封官,被吕良告知吕布年方十一时,震惊莫名。

至建宁五年(17o年),“第二次党锢之乱”结束后,灵帝开始逐步恢复皇室权威,但各地方近两年因为洛阳陷入混乱而致使政令不通,并造成了皇室威严下降,各地,尤其是边境转而启用一些传统的选拔手段,想要完全恢复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此时并州,与其他边境同样是文人少有,遍地的情况,稍有才学者,只需与官府文吏交谈数句,便能得到官职,而自持勇力者,则必须闯一闯官府设立的“武举”,能独占鳌头的话,才有希望在军中当个军头,否则,投军后就只能做个小兵。

这日,并州治所,太原郊外的校场被围观人群挤得水泄不通,周边诸多郡县武职长官都有到场观看,原因无他——吕布今年十六,欲参加并州武举。

原本来说,以吕布数年扫贼抗胡之名,便是吕良在五原郡为他直接安排一个武职也无人会有微词,然而吕布至太原参与州举,便意味着他不愿仅仅在其父手下做事,或者说,他对于官职的志向还在吕良之上。

————

“吾乃五原吕布!何人敢来与吾一战!”身着短打,仅着轻盔的吕布跳上演武台,大声喝道:“若无人能击败我,这武举第一便由我收入囊中了!”

一众官吏闻之,面面相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