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 22 章(1/3)

张家村闹了一夜,都在讨论抓来的二十二只野猪。

第二天,张家村村长和唐家村村长碰头,商讨这十二只大野猪,十只小野猪该如何处理。

按照事先约定,张家村和唐家村一村分一半,论出力张家村出来大气力,唐家村又是跟在后面蹭上一波,唐村长自己都不好意思,瞅着自家村子分的六只大野猪,五只小野猪唐村长神色变幻。

“老爷子,你看这些野猪如何处理?”唐村长虚心向张老爷子求教。

经过这两件事,张老爷子对孙子的本事已经很信服,他也在思考,但他没说话,抬头看向他孙子,“景哥儿你怎么看?”

“对”,唐村长神情紧张的道,“是杀了吃?还是卖?”

张寒景:“卖掉。”

唐村长整个人都如释重负,松了一口气笑道,“卖掉好。”买粮食回来能吃很久呢。

唐家村的人不比张家村的人差,两村行动一起,分羊、分猪,虽然说他是村长,是卖是杀,他一句话的事,可他总的考虑人心这个问题。

他是真的怕了,张家村要是再杀猪吃肉的话,唐家村的人有些人的人心就要乱了。

有些村民想要粮食,有些村民是想吃肉的,总有身子不好,想吃肉补补,唐家村不吃,张家村经常吃,总是看着别人吃肉,再老实的农民也会眼红。

张寒景:“不买粮,买砍柴刀和农具。”

唐村长神情一呆。

张老爷子微微一愣。

唐蜜说,“第一步先解决温饱问题,温饱问题还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是发展经济。”

张寒景很赞同唐蜜的说法。

张家村和唐家村不仅是要解决温饱的问题,还要快速发展农业和经济,发展农业第一步就需要增添农具,发展经济则需要砍柴刀。

张老爷子对着张寒景摇了摇头,“村里砍刀和农具给你们上山够了,不必再买。”

有些现代的东西解释不清,张寒景对张老爷子道,“孙儿有些想法,还不够成熟,若是爷爷相信孙儿,就让孙儿去做,若是爷爷不相信孙儿,孙儿自己组人去做。”

带人去做,代表的是整个村子的利益。

自己组人去做,代表的是张寒景自己建立的队伍利益。

张老爷子皱着眉头看向唐家村村长,唐村长呼吸粗重,深深的皱着眉头,他问过唐田,唐田摇了摇头,什么都不说,唐田不说,跟着唐田的汉子嘴巴都跟蚌壳一样紧。

唐村长牙一咬,“唐家村跟着张家村……,不,跟着寒景步子走,你如何做,唐家村如何做。”

反正也是白来的,有农具也不错。

唐村长自知没什么本事,他最大的本事就是会看,会观察,跟着别人的脚步,当初跟着张家村上山,现在跟着张寒景卖猪。

别什么都跟别人不一样,显得你很能耐,最后别人不带你玩了,傻眼了。

……

提出发展经济的唐蜜正被张晓晓拽着锻炼。

“你看看你,学了一半的跆拳道,不学了。”

“学了一半的散打,不练了,你怎么可以这么半途而退!”

小竹屋外的空地,拉着唐蜜监督她蹲马步的张晓晓,对神不守舍的唐蜜满是控诉。

才蹲了一会,就腿酸、气喘的唐蜜,一边深深的喘着气,一边摇摇手,“不行了,太累了,容我休息一会。”

张晓晓手一叉腰教训道,“唐蜜!你要有始有终!”

“说是休息一会,干点别的,一转身就把训练给忘了!”

唐蜜确实是有事,忧伤的道:“可我确实有事情啊?这里有没有纸笔,全靠脑子记忆,我想起什么事情不好好的记住,过一会就会给忘掉的。”

“人的脑子又不是电脑笔记本,往里面一输入就完事了,我这脑子啊……”

“行了,行了,你的脑子再不好,就找不到更好的脑子了!”张晓晓打断唐蜜的话,固执道,“我不管,你今天不跟我训练完,我就不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