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三十一章(2/4)

她本来都等到曹枫和明予婉分开,去将曹枫截住扯话题了。

哪里想到,她的计划被这个臭丫头打乱了。

饶是如此,周妙也坚决不承认,大雕扑向明予婉的事是她设计的。

她忍不住喝道:“明蓁,什么亏不亏的?我告诉你,你别用这种口气跟我说话,我什么都不知道!”

这回失策了又怎么样?

大不了,她下次再来。

从小到大,只要她想要的东西,就没有得不到的。

明蓁扬眉道:“周大小姐,我又没说你,你激动什么?你也别用这种眼神看我,我脸上没东西。”

两人争执间,周妙的婢子进来,慌慌张张地说:“大小姐,大事不妙了。”

周妙正在气头上,没好气地甩话:“有什么话好好说,别整天大事小事不好的。”

婢子被吓得省去前缀,直截了当地说:“太后刚刚乘坐辇车去森林里散心,但是,她的车架途径百鸟林时,被一只凶悍的雕惊到。太后直接被吓晕过去…”

周妙立马不淡定了,面上如被削去血色,颤着唇说:“吓到太后的那只雕,是扑倒明予婉的那只雕吗?”

多年来,杨太后身负沉疴。

这一晕倒,可不得了。

婢子点头,再次肯定了这个说法,“据太后身边的宫人们说,太后就是因为看见雕猛扑二郡主,见了血才会被吓到的。”

“你说的都是真的?”

“千真万确!”

“没骗我吧?”

“奴婢怎么敢骗小姐。”

“现在呢?”

“还没醒,太医还在看诊,说是太后的旧疾有复发的趋势。对于太后的旧疾,太医先前为太后开过药方,里头独独缺了一味天山雪莲。所幸,林家的商队途径伽罗国时,将那天山雪莲带了回来,摄政王大公子让人去将天山雪莲取过来,太医已经让人去煎药了。”

周妙听着揪心。

她的手脚冰凉,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差点也要两眼一翻,当场晕过去。

周妙匆忙赶去太后寝宫。

明蓁没这个心思去凑热闹。

她还在跟剩下半碗清晕汤做斗争。

她想将药碗藏到衣袖下面,想偷偷倒掉。

却见文海他们还杵在这里,没有要离去的意思。

她问:“太后都晕倒了,你们怎么还不走?”

文海注意到她的动作,想起少帝的叮嘱,语气倏然变严肃:“陛下交代过奴才,务必要等六郡主康复了,奴才才可离开,若是六郡主的状况没有好转,奴才需要继续让太医为郡主把脉开药。”

“奴才见六郡主如今的状态,显然是还没有康复,所以,奴才得按照陛下的吩咐,再为郡主送来清晕汤,一碗不够再来一碗。”

“至于太后那边,六郡主不必忧心,太后又不缺太医和人手。奴才只懂伺候人,不懂看病,总不能过去添乱。”

明蓁听到还要送来几碗,吓得魂飞魄散。

她绝不会让少帝间接谋杀她的计谋得逞。

她抓起药碗,将剩下的清晕汤一口气喝下。

喝到一滴不剩后,她才将药碗“哐当”一下撂回桌上。

明蓁愤愤地拿起手帕,揩净唇角的药汁,声音也是铿锵有力,“很好,你们陛下的苦心,我记住了。我现在很有力气!你们可以回去复命了!”

一碗药下去,明蓁觉得整条命都没有了。

文海带人离开后,她迫不及待地倒在躺椅上,被苦得死去活来。

那苦味残存于口中,经久不散。明蓁吃上些蜜饯,才将苦味压下去一点。

不得不说,清晕汤确实还是有效果的。

伤药也是有效果,她敷药之后,腿间的酸痛感减弱许多。

明蓁歇息了一阵,觉得终于能活过来了。

待清荷过来的时候,她想起杨太后的病,提了一嘴:“太后醒过来了?”

清荷却是忧心忡忡的,出口的话和周妙的婢子一样。

“六郡主,大事不妙了。”

明蓁皱了眉头,追问何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