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十六章(2/5)

扈从仍觉费解:“就算六郡主真的中剑而亡,也不会有什么关系。这位六郡主不得摄政王宠爱,貌似并没有什么利用价值,陛下何必多此一举?”

青竹丛沙沙摇晃,竹叶飞舞,掩映着慕容辞颀长的身影,遮得俊容忽明忽暗。

他倏然转眸,眼底隐现戾色,“与你何干。”

*

王府小公子的周岁宴以一场突如其来的刺杀结束。

众多宾客受惊,连水酒都来不及喝,慌乱地留下贺礼贺词,逃离王府。前一刻还是喧闹非凡的王府,下一刻,即是呈现出死一般的静寂。

此事干系重大,明同俨让人抓拿了贼人,便去审讯,再来书房,同谋士商议。

明蓁随同杨王妃等人候在书房外,屏气凝神,静静地等待明同俨出来。

她听说,那些贼人的身上搜出的玉佩,上面有大司马府上的标志。明同俨自然不相信大司马会做得如此明显,他派人去调查,发现是荣阳侯有意栽赃给大司马。

当然,这件事只是隐秘,并没有对外宣扬。

杨王妃令人送去数盅羹汤后,明同俨终于从书房里出来。

他查清楚了来龙去脉,大步前行,显然是要出府办事。

路过明蓁身边,明同俨却是忽然停下,严肃地问:“白日里,你奏了《九歌》?”

明蓁还未说话,明予晴先行一步,笑得柔情似水,“是呀,父王,任谁听了六妹妹的琴声都要说好,我也是自愧不如。”

明同俨乌沉沉的眼神,透露了对明蓁的不满。

理由很简单。

当年,在江明月未婚夫出征前夜,江明月曾弹奏《九歌》为其饯别。

谁都可以奏这首曲子,唯独江明月和明蓁不能碰,要不然,他只会想起当初无力挽回的痛楚。

再加上少帝仿佛看不上她,明同俨对明蓁的态度急转直下,“你以后别抚琴了,有空多练练女红诗画梳妆打扮,也好知道该如何去讨人欢心。”

“王爷别气,生气伤身。”杨王妃体贴地捻了披风,拢到明同俨的身上,表现得体贴贤惠,“这晚间风大,王爷还有要事在身,当心着凉。”

诸人看待明蓁的神色迥异,含了同情和怜悯,亦或是不屑。

明蓁直观地见识到明同俨的态度,愈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父王,不管我能打探到什么消息,都不会告诉你。

我以后的荣辱,也与你无关了。

就在此时,宫里来人了。

宫里的几名内侍身负皇命,忧心地关心起明同俨的身体,长吁短叹,说着诸如伤势如何之类的场面话。

说到最后,为首的内侍又道:“王爷,老奴这回过来,除了代陛下问候贵府遇贼人的情况,还是替长公主来送礼的。”

明同俨不解:“为何送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