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第 71 章(1/3)

姜琏将姜媛菀紧紧抱在怀中,心也像是被填的满满的,这是他血脉相连的妹妹啊!

“这些年,苦了你了。”

虽然姜媛菀说她被长宁侯接入了府中,没怎么吃过苦头,但姜琏并不相信。

父母去世时,姜媛菀还那般小。骤然从皇宫中被送去清贫的尼姑庵,身边举目无亲,她又怎么可能不害怕?即便后来,长宁侯无意间找到了她,将她接入了府中当做亲戚家的小姐养着,可寄人篱下,怕是动了一草一纸、一针一线都要看人脸色,且长宁侯后宅那些女人哪个都不是善茬,哪里比得上在自己住来的自在?

“阿苑,日后,哥哥会照顾好你,再不让你吃苦。”

姜媛菀乖乖地趴在姜琏的怀中,心里头暖洋洋的。

哥哥的怀抱结实有力,有他在,仿佛就能够为她遮挡住暴风骤雨,风刀霜剑。她不必再为外头的事情而发愁。

有亲哥哥疼的感觉,真好。

这一路的舟车劳顿,仿佛都在这个怀抱中,烟消云散。

姜媛菀对姜琏的那股子依赖劲儿,看得卫奕辰心里头有些发酸。姜媛菀还从来没有那样依赖过她呢。一直以来,姜媛菀在他的面前都相当自立,哪怕两人如今已经算是确立了关系,亦是如此。

可面对久违重逢的姜琏,姜媛菀却露出了小女儿姿态,又是撒娇又是依赖,像个找到家的小动物似的,露出了真正放松之态。

卫奕辰总算明白,为什么大舅子总与妹夫相处不好了,比如他现在对他大舅兄就很有意见!都抱了这么久了怎么还不把他媳妇放开?他媳妇眼睛里都要看不到他的存在了!

“媛媛,别忘了咱们此行的目的。”卫奕辰在一旁提醒道。

“对了,我这次来,是有极为重要的东西要带给哥哥的。”

说着,姜媛菀看了看周围,总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商议这等机要之事:“咱们换个地方说话。”

过了片刻,几人坐在了姜琏在边关的宅子里。

宅子外头有姜琏的亲兵把手,未经许可,不得放任何人进去。

姜媛菀见状,从怀中掏出了那道圣旨递给姜琏:“这是皇……叔交予我的,皇祖父留下的密旨。有了这道圣旨,我们便名正言顺地铲除刘太后。”

姜琏面儿上一排严肃地打开那道圣旨,仔细看了一阵,忽然问:“最近,京中可还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离开那一阵,听说皇上想立哥哥你为储君,刘太后不同意,两人正僵持着。”

姜琏叹了口气,将那道圣旨递给庄将军和庄覃:“你们也看看吧。”

庄将军与庄覃将那圣旨看完后,前者愁眉不展,觉得必有大变要发生;后者面上露出了兴奋之色。

“爹,有了这道圣旨,咱们就可以扳倒太后了!皇上有意立殿下为储君,没了太后的阻碍,这将不再是问题。”

庄将军冷冷地剜了他一眼:“你有没有想过,皇上为何会将这道圣旨交给咱们?这说明,皇上已经弹压不住太后了,咱们指不定要走到兵谏那一步。”

“爹,我知道您希望京城好好儿的,皇上也好好儿的,可这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事。”庄覃正色道:“刘太后一直不肯安分,这次甚至还下手谋害皇上。若是不带兵打回京城,您难不成害真想看到刘太后害死皇上,而后只手遮天么?”

他爹这人,打仗是一等一的好手,可就是在这君臣关系上,有些迂腐,一时绕不过弯来。不过,有他在,他总会想法子把他爹给劝服的。

“父亲,这次不是咱们不安分,是太后不让咱们安分。这封圣旨,是皇上给咱们的求援信,您难道要对皇上的求援置之不理吗?”

庄将军闻言,怔怔地看着那道圣旨,久久不语。

“殿下,您看这件事该怎么办?”庄覃把主动权交到了姜琏的手中。

姜琏思忖片刻,道:“如今禁卫军已有大半被太后掌握在手中,皇上想要除掉太后,收回大权,就凭这道圣旨,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咱们想要让太后依照先帝的旨意行事,只有靠武力了。”

“依我之见,咱们带着这道圣旨,联络忠于先帝和皇上的将领,一块儿打回京城去,铲除奸佞,匡扶正统!”

劝说的过程不是很顺利,许多将领对打回京城这件事还是存有顾虑的,毕竟做了这种事,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扣上一定谋-逆的帽子。

与此同时,京中的局势越发严峻起来。

庄将军大胜北凉人,为手下人请封的折子早早就递了上去,朝中却一直扣着那道折子,没有做任何回应。

皇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布了姜琏的身份,并言明欲立姜琏为储君,此事遭到了太后一党的大力反对:“皇上并非无子,何故另立他人之子?”

皇帝满脸苍白地道:“国赖长君。若是朕这身子骨健壮,自可慢慢教导皇子,观察其是否适合为君。”

“可如今,朕不知哪一天便不中用了,我大齐东有夷人虎视眈眈,南有蛮人面服心不服,西有前朝势力犹未除尽,北凉人虽说眼下暂时败落了,但日后会如何,还不好说。在这种情况下,朕如何放心将国家交给一个不知道能不能长成的小孩子?”

刘太后道:“朝中有这么多大臣辅佐,你还有什么好不放心的呢?”

皇帝幽幽道:“朕如今尚能做主,朝中都要为前线战事和立储之事吵个半天,若是换成个拿不定主意的新帝当政,日后怕是外敌还没打过来,咱们自己人先打起来了。”

此话得到了许多朝臣的赞同。

皇位上若是坐着个奶皇帝,终究不如坐着一个能拿主意的成年皇帝让人安心。

皇帝提议的储君乃是康毓皇太子的嫡长子,从名义上来说很合适,从自身才干来说——当初皇长孙就颇有才名,如今在对阵北凉一役中又立下了赫赫战功,文武兼修,就更合适了。

有这么一个储君回来主持大局,总比大权完全落入刘太后手中来得好。刘太后此人……真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便是一些想要揽权的大臣,也赞成姜琏做储君。姜琏远离权力中心多年,在朝中根基浅薄,回来后,岂敢轻忽老臣们的意见?倒是刘太后,把持朝政多年,若是再让她把新帝也捏在手掌心中,日后这些老臣们再想更进一步,就只有走佞臣的路子去巴结讨好刘太后了。

却在此时,皇帝突然问:“李将军,对于立储之事,你是怎么看的?”

这李将军乃是宫中李贤妃的叔叔。突然被皇帝问到这个问题,李将军目不斜视地道:“此事事关重大,臣不敢妄议。”

皇帝似笑非笑:“这么说,李爱卿是不准备表态了?”

李将军面上流露出些许为难之色来,皇帝见状,彻底沉下了脸。

李家本是皇帝的拥趸,可在此事之中,他们考虑到自身的利益,选择了保持沉默,既不附和刘太后,也不赞成皇帝。

若是皇帝成功了,那么李家还是坚定不移的帝党,所需舍去的也不过是宫中的一个侄女,可若是刘太后的筹谋成功了,下一任皇帝的身上就会带有一半李家的血脉!这对于李家来说,是一个难以拒绝的诱-惑。虽说刘太后会是个阻碍,但李家凭着新帝母族的身份,未必不能与刘太后相抗衡。

皇帝自然看出了李将军的想法,他对李将军感到颇为失望。原以为李将军是个最正直不过的大臣,谁知道,他还是抵挡不住权-欲的侵-蚀。

李将军见了皇帝的神色,心中一紧。

眼见着皇帝在立储风波中占了上风,皇帝却在当天晚上,又病倒了。

庄覃在房间中烦躁地踱着步子:“决不能让太后重新夺回主动权,否则,咱们的筹谋怕是要功亏一篑。”

卫奕辰与皇帝感情甚好,得到皇帝病情反复的消息,亦是眉头紧锁:“你说得不错,不能再拖下去了,越是拖下去,就对咱们越不利。咱们必须给那些还在观望的武将们下一剂猛药。”

“你这是何意?”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庄将军也知道文老爷子这个外孙鬼点子颇多。也不知道文老爷子这般刚正不阿、脾气又臭又硬的人,是怎么生出这么个外孙来的。

“你们说,若是咱们告诉那些将军们,刘太后已经知道咱们这些日子与他们‘过往甚密’的消息,他们心里头会怎么想?刘太后可从来不是一个宽容的人哪。”

庄覃眼前一亮:“你说得极是,现如今,刘太后眼看着又要重掌大权,若是他们知道,他们已经被刘太后盯上了,也就别无他选,只得助咱们成事儿了!”

说着,庄覃赞赏地看了卫奕辰一眼。

幸而这人如今是站在他们这边的,否则,只怕他们就要头疼了。

“此计倒是可行,就是那些将军们也不是傻子。咱们得好好想想该如何实施,才能取信于他们。”姜琏道。

“我愿助哥哥一臂之力。”一直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姜媛菀此时忽然开口:“我是从京城来的,若是我说我在京中时就常听后党的人说要取代这些将领的话,这些将领想必还是会相信一二的。”说着,她冲姜琏眨了眨眼:“反正我就是个‘口无遮拦,没见过世面’的后宅女子,若是不小心透露出些什么,也在情理之中。”

庄将军见姜媛菀一个小辈都如此积极,自然也不甘落后。

他这人认死理,这是坏事,也是好事。他的脾性导致了庄覃和姜琏说服他入伙的难度增加,可一旦他认定姜琏是最适合做储君的人,他便会不遗余力地帮助姜琏。

“我也可以跟我那些同僚们聊一聊,刘太后是如何防范我,如何背地里朝我捅刀子的,反正,这本来也是事实。”庄将军向来是根直肠子,大家都知道他不会无中生有,听了他的话,自然会生出唇亡齿寒之感来,心中对太后的反感自然也就更添一分,无形之中也更靠近姜琏等人一些。

卫奕辰见状,道:“那最后负责说服这些将军之事,就交由我来做吧。”他是文官,嘴皮子那都是素日里与人骂战练出来的,要说服几个脑子一根筋的武将,不在话下。且他还有一重身份,是皇上的亲信,由他来劝说这些武将,这些武将怕是更容易接受。

三人很快就分别行动了起来。

这些日子,武将们在先帝姜琏等人的反复劝说之下,本就已经有所动摇。此时,见他们又拿出了-杀-手-锏,自然也就应了。

有先帝遗旨在,又有卫奕辰这个当今皇帝的心腹支持,他们还怕什么?倒是太后那儿,若是他们再不想法子把这女人给弹压下去,只怕他们统统要被卸磨杀驴,给太后的亲信腾位置了!

……

昭元六年八月,姜琏等人打着救皇帝,诛-奸-佞的旗号,攻向了京城。由于大军人数众多,尽管刘太后迅速让亲近自己的将军去对付姜琏等人,还是不敌。姜琏等人一路势如破竹,攻到了京城之中。

就在刘太后六神无主,想要拿皇帝来当挡箭牌的时候,却发现皇帝不知何时已被亲信从密道中带出了皇宫。

抵达京城的姜琏等人在确保皇帝的安全之后,并没有急着围攻皇宫,而是拿出了刘太后为铲除异己,不惜指使丁将军通敌叛国,将本应运给驻边军的粮草给了北凉人的证据。

此事在朝堂上引起一片轩然大波。虽说众大臣对刘太后的政治素养和大局观已经不抱希望了,可这件事,还是让他们十分震惊。

刘太后为了夺权,竟这般没有底线吗?真真是愚蠢至极!

若是她儿子一直当-政,哪怕她手中的大权俱被夺走,她也一辈子不缺荣华富贵。可她竟与北凉人合作!她难道不知道,她这是在与虎谋皮吗?若是庄将军没能拦住北凉人,让北凉人一路攻过来,大齐半壁江山便立时暴-露在北凉人的铁骑之下!

这是头一次,朝臣们对刘太后产生了咬牙切齿的愤恨。

姜琏见时机差不多了,便拿出了先帝的遗旨,劝刘太后遵照先帝的旨意行事,为先帝殉葬。

刘太后自然不从,在道义上,她一下子就落入了下风。支持皇帝的人自然齐齐出声攻讦她,就连原先支持她的人,不知是迫于形势,还是不认同她的某些做法,也都不再为她发声。

刘太后手中虽然把持着禁-卫-军,但她已经没有了能够牵制姜琏等人和武将的最大筹码——皇帝。她手中的这点子人,在姜琏带来的军队面前根本不够看,成为阶下囚,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这些日子,刘太后每日都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连个安稳觉都睡不好,就怕某一天突然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已经被人拿刀架在脖子上了。

刘太后甚至怀疑,姜琏是故意在折腾她。明明只要姜琏一声令下,皇宫就会被攻破,她也会成为姜琏的阶下囚,可姜琏偏偏像是猫戏老鼠一般,以捉弄她为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