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 43 章(1/2)

周围的气氛骤然间变得紧张起来。

姜媛菀也知道,自己这番话一出,定然会得罪很多人。

可是没法子,管家本来就是个得罪人的活计,她既然当初接手这活就一定要做好。

“表小姐这么默守陈规,一点都不知道变通,这可不好,太夫人和夫人管家时行事张弛有度,灵活而从容,怎么到了表小姐手里……”有人摇了摇头,没说几句话就连连叹息,仿佛十分失望。

姜媛菀冷笑一声:“既然先头管家的太夫人和夫人定下了惯例,自然有她们的道理,贸然变动是不智之举。太夫人和夫人管家多年,经验丰富,我自认不敢与她们相比,可向她们学习还是做得到的。”

“当然,诚如你们所言,特殊情况当特别对待。可你们方才说的,是特殊情况吗?若我真准了你们所有人的请求,只怕账面上有再多的钱都不够花!”

“表小姐多虑了,府上财大气粗,正要在细节上展现与众不同之处,咱们可是堂堂侯府,不能太小家子气了……”

姜媛菀见自己都已经抓到了这些管事的把柄,这些管事还在纠缠不休,心中顿时升起一丝违和感。

“财大气粗,也不是让你们往水里扔的!你们当我不知道你们虚报了多少物价么!猪肉三十文一斤,你们居然报成三百文一斤!还有白糖,分明是一百文一斤,你们竟报成一两银子……日常生活用品尚且如此,那些珠宝首饰、名贵布匹上,你们亦是虚报了几倍!太夫人和舅母这样信任你们,才让你们管理这些活,你们此举可对得起她们的信任?”

姜媛菀对物价如数家珍,从日常生活所用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珠宝首饰布料,价值几何,她都清清楚楚。

当年姜媛菀在东宫时,太子妃便不愿把她培养成不知世事的金枝玉叶,在空闲之时对她多有引导,她知道她得的许多珠宝首饰,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是天价,换成银子够他们花一辈子;后来东宫遭逢大难,她被太子和太子妃送入清苦的尼姑庵中,时常要负责采买之时,自然不可能不去了解日常所需物品的价格。

管事们对此啧啧称奇,不知是不是错觉,姜媛菀竟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了满意之色,面色顿时有些古怪。她还没来得及细想,就听这些管事道:“方才表小姐否决了我们的想法,那不知,您对那些没有否决的,是什么想法?”

没有被否决的,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啊。不过,也不能底下人说什么,就信什么,还得稍微调查一下。不合理之处,该整改还得整改。

账房的管理是最严谨的活计,同时,又是最不严谨的活计。

必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府中何处下人留一些油水,可又不能让下人们贪心太过,将府里头给蛀空,简而言之,就是需要把握一个度,也需要给下人们定下一个底线。

这些东西,胡妈妈并没有教导姜媛菀,都是姜媛菀自己悟出来的。胡妈妈虽耐心教导姜媛菀,但她对姜媛菀,不可能如她对卫锦萱一般尽心,也是人之常情。

姜媛菀将自己的想法告知那些管事们后,为首的管事看起来愈发满意:“表小姐果然心思敏锐,难怪大小姐和胡妈妈都对您称赞有加。假以时日,您定能真正为太夫人分忧解难。”

芳佩在一旁听的有些迷糊,倒是芳芷,仿佛觉察到了什么,惊疑不定地看着面前之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人只是奉太夫人之命,来对表小姐进行考察而已。”陆管事满面笑容,全然没有了方才与姜媛菀争锋相对的样子。

姜媛菀道:“原来这就是太夫人所说的考察,果然别出心裁。我原本以为,太夫人会把我们这些姐妹叫到跟前去,当面考察呢。”

这所谓的考察,也未免太突然了,让人根本反应不过来。

那陆管事道:“正是要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考察,才能够看出小姐们的应变能力。”

“其他姐姐们的考察,也是如此?”

“自然,太夫人的考察是公平公正的。”

后来,姜媛菀知道,卫锦萱得了胡妈妈的事先提醒,总体而言表现得不功不过,但也有一些亮点;卫锦姝那儿也同样事先得了一些消息,她原本能力就比卫锦萱要强上一些,自然只会比卫锦萱表现得更好。不过,卫锦姝和卫锦萱自恃身份,在处理问题之时,难免会有几分居高临下的傲慢,不如姜媛菀稳妥。

至于倒霉的卫锦仪……原本二夫人已经说了不许她再插手管家之事,她一气之下跟母亲三夫人一起闹到了太夫人跟前,太夫人颇为不耐,但还是说会再给卫锦仪一次机会。

卫锦仪挽起袖子,准备好好地打二夫人和卫锦姝的脸,结果,周围之人不知因何缘故,居然处处给她使绊子!卫锦仪心中愤懑,认定了这些人都是被二夫人买通了来针对自己的,于是天天忙着怼这些人,想找了他们的错处把他们全部撤下来换自己的人坐上去。

没几天,太夫人派来的考核者就留下了一句“三小姐目光短浅,能力不足,难以分担管家重任”的评语离开了。

当太夫人把姜媛菀等四人叫至跟前时,理所当然的,姜媛菀考评为“上”,卫锦萱与卫锦姝为“中上”,独独卫锦仪得了个“下”。

“你既然能力不足,还是别管家了,省得管出是非来。”太夫人一句话,彻底剥夺了卫锦仪的管家之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