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 26 章(1/5)

宫中,刘太后正与皇帝一起用午膳,氛围十分和乐。

“哀家记得,这些都是皇上喜欢吃的菜,皇上吃吃看,合不合胃口,若是不合胃口,哀家再让他们重做。”

刘太后虽已年过四十,看着仍如三十许人,保养得宜。许是因为久居上位,她看上去颇有威势,并不那么好亲近。

尽管她在皇帝面前特意放低了姿态,但仍然让人有种难以亲近的感觉。

皇帝仿佛对此不甚在意,只笑了笑,道:“母后这儿的厨子,手艺自然是极好的,甚合朕意。”

皇帝今年十五岁,举手投足间虽已颇具威严,但在刘太后这样精明强干之人的对比下,到底还是显得有些青涩。

“那就好,那就好。咱们娘儿俩,也好久没有这样在一起吃过饭了吧?”

“是,母后事务繁忙,总是没有时间与朕一道用饭。朕惟愿能够尽快亲政,为母后分忧。”

刘太后面上的笑意淡了淡:“皇上年纪还小,哀家虽对你寄予厚望,可也担心,你不能处理好这些政务。国家大事,非同小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处理好的。”

皇帝垂下的眸子中闪过一丝讽刺:“万事开头难,朕先为母后分担一部分,母后看如何?”

似是怕刘太后不同意,皇帝又道:“这样,也好堵住那些大臣的嘴,省得他们成日里无事,总说母后要效仿武曌,牝鸡司晨。”

听到这话,刘太后的眼神犀利了起来。

皇帝温和地道:“母后忧国忧民,再没有人比朕,更明白母后的心,只要那些人看到母后在教导朕如何处理政-务,料他们也说不出什么话来了。自然,朕对政务一窍不通,这一时半会儿的,是理不顺的,总要母后多多教导朕一阵子。”

刘太后听到皇帝的话,良久才道:“皇上才是天下之主,依哀家说,那等倚老卖老之人,就该好生处置了,否则,省得他们仰仗着过去的一点儿功劳,不把皇上放在眼里!”

皇帝面露惶恐之色:“母后,这可使不得。父皇当初临终前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让儿臣好生听这些大臣们的话的,儿臣岂敢违背父皇的意思?就是母后,若是当真要无故处置了这些功臣,只怕也会寒了底下人的心。”

“哀家不过随口那么一说罢了。”刘太后叹了口气。

她要是真能够把那些难缠的老头子搞定,她根本就不需要这么烦恼。

刘太后的口气又变得温和下来:“皇帝,哀家知道,你是嫌哀家霸占着权柄,不肯还给你。可你也不想想,古人说,成家立业。你如今正是性子不稳的时候,连家都没成,哀家又怎能放心把国家大事交给你来打理呢?”

皇帝心下咯噔一声,明白重点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