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大格局、大功业,风物长宜放眼量(1/5)

银子有点多,帮朕花点?

听着崇祯的话,周遇吉等人嘴角直抽,但没法反驳。

他们参与了八大蝗商和晋王府的处理,自然是知道查抄了多少财产。

只是八大蝗商,现银都有两千六百万两,再加上宣府的搞到的,合计三千多万两。

按国库每年税入现银四百余万两算,这还真是有点多。

还在思索的王徵听见崇祯的话,眼中满是怀疑,这还是刚刚奇思妙想如痴人说梦一样的陛下吗?

怎么会说出这么气人的话?

不过说实话,他有些心动了。

他是天启二年中的三甲进士,时年五十二岁,如今五十七岁了,丁忧期满起复后就差不多六十岁了。

恢复原职又能如何,也不过是个从六品的官员,想为百姓谋福利的,影响实在有限。

如果他将所著的几本书中的器械全部做出来,加以改进,然后在整个大明推广,德惠的是大明的所有百姓。

“王爱卿,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你在大街上、农田里、百姓家里看到你所研究出来的器械的时候,会不会满满的自豪感?”

“不知道你会不会有,但朕会有!”

中堂内沉默了,众人眼中也满是憧憬之色。

王徵沉默了一会儿,沉声道:“陛下,臣有两个疑虑。”

不待崇祯回应,王徵继续道:“第一,如今外有大敌建奴和蒙古诸部,东南有海国各国有觊觎之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