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章 妥协(2/4)

如果蔡邕能够多少来陪个理,道个歉什么的,何东卫氏也不是什么小气的人,就此揭过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没想到蔡邕居然什么也不做,仿佛就是在无声的抗议,表示错的是河东卫氏一般,这就让卫觊很是不爽。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股恶气始终堵在胸口一般,下不去。

蔡邕是经学领袖,文学大拿,卫觊也拿蔡邕没啥办法,也不敢拿蔡邕怎样,但是现在居然蔡邕的弟子斐潜送到了自己鼻子底下……

哼哼!

因此斐潜虽然与卫觊无怨无仇,但是卫觊就是不想让斐潜顺顺利利的,非要找个茬出了心中的一口恶气不可。

所以卫觊才会很客气的先是回帖,再送牛酒,为的就是在整治斐潜的时候不会落人把柄……

卫觊说道:“王使君,不知斐上郡前来何事?若有需卫家之处,觊当义不容辞。”

王邑看了看卫觊,没有立刻回答。

关于卫家和蔡家的狗屁倒灶的事情,王邑他知道,但是他不想理会,当然也不愿意去理会,毕竟这是别人的家事。

王邑自己是北地人,深知匈奴羌胡对于边疆的害处,也对于像斐潜这样愿意挺身而出到边疆守土的年轻人比较欣赏。不过,欣赏归欣赏,这么年轻就登高位,总觉得有些不够稳重。

同样的,河东卫氏是当地的望族,王邑本身在执政的很多时候也是需要卫氏来从旁进行协助的,所以王邑也不想和卫觊的关系搞得太过僵硬。

于是王邑很简单的说道:“斐使君一则欲于此募兵,二则欲采购粮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