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调整人事(2/2)

后又协助副帅蒙建波负责整个清河军各军团的后勤保障工作,以及兵工厂等军械的生产等,功劳很大。

“兹任命宋智为工部总长,负责帝国道路,水利的修建,工业的生产。”

现在陈子昂推行的是行省制度,原本战时设立的各大政务府取消。

宋智这位东南政务府总长自然也没了位置,所以调任朝廷中央担任工部总长。

“兹任命杜剑担任情报调查院院长,负责天下民情,军情的搜集汇总。”

“兹任命曹少卫为监察院院长,负责监督帝国各级各部门,各军团。”

杜剑和曹少卫也是嫡系中的嫡系,打仗的时候他们虽没有上战场,可是麾下的情报人员和宪兵,军法官也是战斗的极大保证。

治国与打仗不同,打仗直接就是真刀真枪的浴血厮杀,需要的是悍勇血性。

可是治国却宛如烹小鲜,需要掌握的是一定的火候,需要一定的技巧。

让那些战场上能征善战的将军打仗没问题,让他们治国的话,估计就够呛。

所以在任命七部两院总长的时候,陈子昂提拔的都是一些识文断字,对于治理有颇多经验建树的人。

虽然他们以前比起能征善战的将军而言,名声不显,可是现在帝国内部的治理,还是需要他们的。

陈子昂知道知人善任才是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要是放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将军过来管理政务,不逼疯对方才怪呢。

在任命了七部两院走主事人后,旋即又宣布了三十六司各司司长的任命。

与先前的任命一样,三十六司的司长也均是从清河军的各级政务府,军队的军需后勤等部门提拔的人,因为他们才是专业的人才。

这些人以前都是在军队的背后默默做支持工作的,功劳无法量化。

陈子昂也没忘记他们的功劳,所以将他们一个个的提拔起来,掌握了实权。

“朝廷聘请老帅陈儒担任监督委员会第一任会长。”

七部两院三十六司任命完毕后,陈子昂又聘请了老帅陈儒担任监督委员会的会长。

这个监督委员会并不属于朝廷部门,仅仅是一个监督性的组织,以监督朝廷各部门的履职的情况。

老帅德高望重,由他领衔组成监督委员会,可以起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在对朝廷各部司和监督委员会任命后,陈子昂又调整了各军团长以及驻地。

“雷鸣,调任第一军团长,所部驻大凌行省。”

“周霸,调任第三军团长,所部驻江南行省。”

“胡子阳,调任第四军团长,所部驻河中行省”

“王成,调任第五军团长,所部驻东部行省。”

“徐勇调任第六军团长,所部驻清河行省。”

“刘一刀调任第七军团长,所部驻岭南行省。”

“董浩升任第八军团长,所部驻江北行省。”

“王明阳升任第九军团长,所部驻江南行省。”

“骑兵第一军团驻五原行省。”

“近卫军团驻帝都。”

“野战第二军团驻云中行省。”

清河军各部队在一系列的战斗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山头。

这一次陈子昂对各部队的主官调整和各部队的驻地进行调整,也是为了平抑内部山头的情况,以避免将领长期率领一支部队,导致拥兵自重。

app2;

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