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诗词以明志(3/5)

“哪怕是婉约小调,花间小词,也能寄托百姓之情感!”

“我们所言,难道不是百姓所言?这难道不是亲民?只能说我们的亲民方式,与你所言的方式不同罢了!”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顿时鼓掌。

李允华更是激动道:“老先生说得好!我等亲民,只是方式不同

徐光臣道:“周元小子读书不多,焉能明白此间道理!”

周元也不得不感叹,沈樵山这一段说得很好,文人墨客所做诗词,的确能感动百姓,寄托情愫,这的确是亲民。

要反对这一点,根基是立不住的,所以不能从本质上反对,而要从现象上反对。

周元道:“太先生说得不错,诗词以明志,百姓亦可寄托情感,或是送别,或是思乡,或是报国,或是戍边之苦

“然晚辈看来,格局小了

沈樵山皱眉道:“格局小了?这什么意思?”

周元道:“诗词亲民,却不能助民,诗词可以感染百姓,寄托百姓的感情,却不能帮助他们解决困境,这就是局限所在

“一万首边塞诗,能让将士们回家吗?一万首思乡诗,能让游子们不再流浪吗?”

“我周元向来认为,诗词乃小道耳,确因如此

徐光臣闻言不禁大怒:“竖子口出狂言!竟敢说诗词是小道!你懂诗词吗!怕是自己才学有限,自己不会作词罢了!”

在场众人顿时咳嗽了起来,一个个低着头没敢搭话。

毕竟徐光臣刚从牢里放出来,还不知道周元单是《三国演义》开篇的《临江仙》,就足以盖压文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