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霄万里,自此同归。(1/3)

之后几日,因闲来无事,随行来的王公官员多有去那县城集市凑热闹的,茶楼里说书先生的名气越来越大,连着数日都在讲那传说中的皇帝和他君后缠绵悱恻的故事,且还不重复,每日都能有新剧情,引得无数人一面喊着伤风败俗,一面趋之若鹜地捧场。

若仅仅是个故事便没人会多想,偏他们陛下种种行径却与故事中的皇帝相类,眼下更是连祭祀大典这样的场合也要让那位掺和一脚,还直接让之做了亚献,这意味着什么谁不心中有数。

只怕这突然冒出来的说书先生,也是陛下自己安排的吧。

这些流言蜚语传很快传到谢朝泠耳朵里,他听过一笑置之,期间他自己也微服去了一趟县城里,听了一回那说书先生的故事。

有趣确实还挺有趣,但听到说故事里的皇帝为了抬举他的君后又是带人上战场,又是给之外家封爵提拔外戚,谢朝泠免不得庆幸,幸好谢朝渊光棍一条,且主动为大梁立了功,他这个皇帝日后被人诟病的理由大概还能少几条。

断断续续的雨水终于在祭祀前一日彻底消停,傍晚时御驾在山腰处的行馆驻跸。

明日要早起,亥时之前谢朝泠便命人熄灯歇下,但心里装着事,翻来覆去睡不着,越是强迫自己入眠越无用,直到屋门开阖,熟悉的脚步声走近。

谢朝渊慢慢掀起床帐,手里提着盏宫灯,笑看向他:“我就知道哥哥没睡。”

灯火柔和了谢朝泠原本紧拧的眉眼,他坐起身,拍了拍身侧床榻:“什么时辰了?你今夜要当值吗?”

出门在外,谢朝渊和几个副统领每夜亲自带队轮流值守,也着实辛苦。

“快亥时了,是当值,偷了个懒来看看哥哥,哥哥为何不睡?我不在便睡不着吗?”谢朝渊笑得愈发得意。

谢朝泠摇了摇头。

“哦,那就是明日要祭天了,哥哥紧张?”谢朝渊啧了声,“哥哥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这有何好紧张的?传不出岂不叫人笑话?”

“……你坐下来吧,一直站着说话不累吗?”

谢朝渊伸出手:“走吧,反正还早,睡不着别一直躺着了,我们去外头走走。”

谢朝泠还有犹豫,谢朝渊已牵着他起身,为他披上防风的斗篷,他连头发都未束,戴起帽子,与谢朝渊一块出了门。

入夜之后行馆格外静谧,到处是高挂的宫灯,灯火通明。

自行馆后门出去便是山林,这边也修了路,与上山顶不是同一条道,路的尽头是一座寺庙。

春夜月光皎皎,停雨之后天朗气清还有繁星漫天,谢朝渊依旧手拎着灯笼牵着谢朝泠往前走。

途经一处山泉,听到泉水叮咚声响,谢朝泠抬眼望去,可见前方瀑布,夜色下虽看不分明,但更有几分意境。

有山有水、有花有树,还有更明亮的星空和月色。

“难怪古时诗人游侠都渴望归隐山林,若是屋前屋后都有这样的山泉流水,确实快哉。”谢朝泠随口感叹。

谢朝渊轻弯起唇角:“上一回来时,这里的瀑布还要更壮观些,可惜哥哥无缘得见了。”

他们不是第一次来泰山,上一回是谢朝泠初立太子那会儿。乾明帝是唯一来泰山祭祀过两次的皇帝,第二次便是先太子死谢朝泠被立太子之后,老皇帝或许觉得自己罪孽深重,才在那时带着所有儿子又来了一次这里,想求上天宽恕和庇佑。

谢朝泠回想起来当时自己初入东宫,谨小慎微不敢行差踏错一步,一路出行更时时跟随皇帝左右听候差遣,哪有心思玩乐赏景,至于那时的谢朝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