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考生终结者,周易题!(2/3)

那是一种绝对冷静、第三者上帝视角的感觉。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在这一刻,杜预深吸一口气。

神思清明,神清气爽,才气加身,文思泉涌。

仿佛有用不完的思路,说不尽的思绪,耗不光的创造力。

杜预打开【礼】的卷子。

题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看到这题目,杜预倒吸一口冷气,看向一脸冷笑的田洪凤。

“田老师,太狠了。”

乍一看,这题目很容易破题,毕竟谁都能摇头晃脑,写出三五句君子之德来。

科举制文,有自己独有的格式、套路。

破题、承题、起讲、比兴。

每一步,都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

更关键的是礼,考得是策论,考验读书人朝政奏议,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也就是说,你不光要联系自己,还要联系实际,联系治国理政、联系朝廷大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

前面提过,本世界无孔子之后的儒家人物,但【周易】成书在孔夫子之前,乃是本世界六艺经典。从【周易】上引经据典出题,被称为【周易题】,是一大流行。

【周易题】看起来很宽泛,可以泛泛而谈,反而是难度最高、最不好把握的。

考官处。

王文昭也在满意地看着滁州的考场。

整整一天的考试,滁州学子并没有表现出多少令人惊艳的才气来。

甚至,连诗成出乡的都不多。

只有天字号的考生,偶尔灵光乍现,只有王伦答题时,出现了出乡、达县诗句,可惜并没有传说中的鸣州佳作。

王文昭笑容越来越灿烂。

“滁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哪有传说中那么夸张。”

王文昭笑得多灿烂,田洪凤就多郁闷。

毕竟,当着同僚,考得不好,他脸上也无光。

王文昭看着脸色铁青的田洪凤,腹黑满满道:“田兄,不是我说你。只是考个秀才,你干嘛出【周易题】,你看考题这么难,童生们万马齐喑,能怪谁呢?你就算放水出题简单一点,凭咱俩交情,我也不会告状的。”

田洪凤冷哼一声。

屁话!

我出题简单,你马上阴阳怪气,跑去告状了。

你这是马后炮,故意说便宜话。

可恶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