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大学士:你说出了我的心声!(2/2)

如果不是他只剩残魂,无法开口作诗,这诗句未必能入他法眼!

可这最后一句,却让文鹰叹为观止!

“人生自古谁无死?”

“好,好诗啊!”

“格局,打开了!”

自古以来,人固有一死!

有人重于泰山,有人轻于鸿毛!

文鹰自愧不如。

并非他才气不足,做不出这等思路,而是因他心胸、境界,根本不可能想到这一点!

这就是站位问题。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只有站的更高,才能看地更远。

这一句横空出世,窗外的风雨自然停歇。

云收雨住,阳光普照。

温暖撒向大地,照耀在滁州城上。

这段时间,滁州读书人天天仰头看天。

“这天象怎么这么不正常?”

“是啊,时晴时雨,云雾无常。”

“该不会,是有人又要诗成鸣州了吧?”

“天天鸣州?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事到如今,文鹰连催都不催了,天天将自己对制文、书法所知所获,倾囊相授给杜预。

杜预又用了足足两天,又写了四个字。

“留取”和“丹心”。

看到这两个词,文鹰泪目。

丹心,是他一片赤诚,精血所化啊。

他既然能给自己这文宫化成的文丹,叫丹心丹,便是一腔热血所致。

明明只剩下最后三个字,“照、汗、青”,但杜预硬是写不下来!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便难上加难!

每一笔,都要消耗极大精神和才气。

因这三个字,乃是【过伶仃洋】的精髓,更是全篇画龙点睛之笔!

特别是“照”字,乃是全诗题眼!

将全诗格调骤然一变,从沉郁低沉,到开拓、豪放、洒脱、让赤诚的心如同一团火,照亮世界,照耀世界,照暖人生,用一个照字光芒四射。

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经过这些天的磨砺,杜预才气硬生生增加两寸。

一天涨两分,十天涨两寸。

杜预连续两天,都没有出手,一个字都没有写。

因他没有思路,没有感悟。

要书写【过伶仃洋】这种传天下级诗句,除了必要的才气,更重要的是感悟!

是文天祥为国为民、颠沛流离、连战连败、家破人亡,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却依旧无法挽救江山社稷那种绝望痛苦又问心无愧的独特心境啊。

他必须一气呵成将“照汗青”三个字完成,将这篇【过伶仃洋】一口气完美收官,推向传天下的诗词名篇。

但每一次,杜预要动笔都触摸那种玄而又玄的感觉,却稍纵即逝,捉摸不透,令人懊恼。

文鹰也破天荒,没有催杜预,还以为杜预后面没有思路。

这首诗,做到今天地步,足以让大宋状元文鹰汗颜、惊叹。

因他自己过了一辈子,都写不出这样一首惊才绝艳、擘画深刻、足慰平生的自传体诗!

哪怕最后三个字,杜预没收好,这首诗也必诗成鸣州!

假以时日,传遍天下,为他平反并非不可能!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