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海量(2/3)

实际上在政策落地的过程中,以周扬为首的赣江市委市政府班子,也在有意地引导不同的商业和产业的分流。

“周副省长年轻有为,我相信在您的带领下,赣江的发展肯定会日新月异。”

“哈哈哈,吴先生谬赞了,周某人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不过是做了点服务性的工作,还谈不上多大的贡献。”

因为考察团的成员比较多,足足有二十多位。

所以今天包房里足足摆了三张桌子。

此时说话的正是这一次考察团里面分量最大的一位老总。

早先周扬已经了解过这位吴总的身份。

名下不仅仅有着两家上市公司,身家数百亿。

而且旗下有一家企业正是周扬极为看重的电子产业。

毕竟赣江虽然已经有了南山区的电子产业园,甚至还落地了几个跟南江高新区高科技公司的合作项目。

但是总体上产业园还是缺乏重量级的工业企业。

“其实不瞒您说,我其实也是客家人,寻根究底的话,祖籍也是在靠近赣江这一带。”

“以前的赣江是什么样子我心里还是有数的,但是现在的赣江虽然还处于建设当中,但是有一股精神气,有一股生机在,这是我这次赣江之行最大的体会。”

“我们搞商业的人不相信空话假话,相信自己的一双眼睛看到的,赣江有现在的局面,这比什么都强,人们发展的精神头起来了,这很重要。”

闻言周扬笑了笑。

不过心底也知道眼前这一位是个懂行的。

其实物质方面的贫穷并不可怕。

最可怕的是思想贫瘠。

一个地方,不管他是一个乡镇,一个区县,还是一个地市。

如果上到领导干部,下到群众,思想上都不主动求变,不积极求发展,而是有得过且过的心思,那发展肯定是千难万难。

说白了赣江这么多年没发展,就是缺乏这种求变的思想,竞争的意识,总想着一日三餐温饱足矣。

所以当初他来赣江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通过领导干部公开述职,反腐以及搞公开竞聘等形形式大力推动领导干部思想的转变,推动群众经济发展意识的转变。

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如今不敢说赣江遍地热潮,人人争先,但是搞经济起码不会拖后腿了。

“吴先生看得很准,您是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人,哈哈哈。”

“不过思想方面发生了变化,这确实是一个好现象,但是赣江的发展也需要有像您这样具有一双慧眼的企业家来投资才行啊。”

举起手中的酒杯轻轻跟眼前这位吴总碰了一下杯子,周扬恭维的意思很明显。

“哈哈哈,看来周副省长这是要雁过拔毛嘛,不过赣江这个地方我很满意,是一块值得投资的好地方。”

“当然,今天这一趟有些匆忙我还没有细看,回头我会让手底下的人做进一步的考察,将来不会缺合作的机会。”

包房里。

看着周扬游刃有余地穿行在三个不同的酒桌之间,时而举杯,时而跟人把酒言欢。

站在一旁的秘书黄鋆贵跟赣江市政府的几个副市长也是看得咂舌不已。

“陈市长,周书记这么喝不会出事吧?他就这么一会功夫,我看差不多已经半斤多白酒下肚了。”

闻言陈红梅笑着瞥了一眼周扬的这个秘书。

随即就笑道:“黄秘书,这一点你放心,周书记心里应该有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