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崔蒙番外(自述)(1/3)

我是崔家长房独子。

崔家世代仕宦,到了父亲这一辈更是功名累累,父亲耳顺之年就被选入詹事府辅佐储君,而叔父因才学入长白书院任长夫子。

我自小喜乐无忧,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含着金汤匙出身”。

起初我不知这话何意,询问父亲后,倒歪打正着启了蒙。

那年,我三岁。

别家孩子偷鸡抓鸟的年岁,我已跟随叔父入长白书院学习。

在京城,我是崔少詹事之子,在雍州,我又是崔长夫子嫡亲侄儿,下到杂洒书童上到书院院长,见了我都要夸耀赞颂几句。

或许是父辈流传下来的根骨实在太好,我比同龄人知事明物早了许多,学业上,更鲜有人能及,倒也撑起了他们给的赞誉。

到了七岁上,我见得更多读书愈深,却又不知足起来。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向往起书文里那些更广阔的天地来。

泰山层峦叠翠的峰峦、昆仑山顶的日月云翳,山雾缭绕的蓬莱,万顷湖色的杭州,还有塞北大漠的孤烟和巴蜀的绵延竹海,无不叫我心神驰往。

我想离开雍州和京城,去更远的地方。

可我渴求多年的愿,父亲和叔父似乎并不能感同身受。

他们能给我最好的家世和尊贵富饶的生活,却不能允许我独自远游,甚至不允准我离开他们的视线一日。

那时我只知自己的委屈和倔强,不懂父亲叔父学成多年,却还如此迂腐顽固。

七岁的后半年,我弃学流连于市井听书看画。

可这样不为俗世所容之行止,他们却未曾怨怪,只日复一日地拨了随从紧跟着我。偶尔还会多添上一倍之数的人暗中看顾。

我耻笑于他们这般小心翼翼,将我当个娇客,于是越发顽劣行为不堪。

终于在一个寒雪日,叔父亲自派人来抓了我。

素来和蔼儒雅又爱笑的叔父,那一日脸色却始终沉着,眼有着我看不懂的深意,似是失望也悲戚。

我被那样的面孔怔住,可任我如何嬉笑打闹或恶言怒向,他也未能挤出一个其他的脸色来。

他不肯与我说什么,只叫人绑着我丢到马车里。

踏板冰冷得厉害,我艰难地仰起头,透过微微晃起的车帘角,看见外头雪下得密集又杂乱,外头小贩们的叫卖声在那一刻显得寂静。

后来许多年,我仍记得那日在马车上的场景。

就在那日,我没了父亲。

叔父告诉我,父亲是自京外打马赶回来的途中,遇上了大雪封山。

人马俱亡。

我随叔父从雍州连夜赶到京城时,等到的只有父亲僵硬透了的尸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