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先做实事吧(1/3)

本以为这县官做得会很累,没想到各项事情,进行得比想象中顺利。

作为知县,县衙事务里最重要的就是钱粮、刑名等事,刘衡接手后,发现这几年新野县刑事诉讼的案子很少。

要说前几年刑事诉讼少倒还说得通,闹了匪患后,竟然也没多少人报官?

没人报官,李必树又说这边匪患被肃清了。

刘衡也先放下,召见了各乡里长训话问事,让大家尽快回去督促乡里尽快农耕,务必保证百姓们粮食充足。

“大人,地里种再多,也架不住缴得多啊。”一位里长听刘衡说要保证大家粮食充足,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李县丞斥责了一声,“如何跟大人说话的?咱们辽州跟北戎接壤,要是都不缴粮,守边的官兵没粮食吃,还怎么打仗?缴粮是知州大人下的严令,哪个县不是这么缴纳的?”他又转头,低声跟刘衡说道,“大人,这缴粮是大事,知州大人对每个县都有定额,哪个县若是缴纳不足数,政绩考核上最多也只能得个中等。”

“原来是这样。”刘衡点头表示知道了,对那里长说道,“老丈,缴粮之事是去年缴的,今年若是没有战事,知州大人必定也会酌情考虑的。”

新野县原本的盐场关停得只剩一处,而且翻过群山后靠北边的海滩。原本依靠盐场总还有些生计,现在听说那处盐场用的都是朝廷流放的犯人,还有贱籍工匠、盐民,普通百姓们压根不能过去找活干。而且运盐也不再从新野县过,而是绕到官道直接往应城等处运,所以百姓们一下少了生计。

这种时候,要是再误了农时,地里收成少了,那真是要命的事。

刘衡就从如今农事重要性上侃侃而谈了一番,最后说道,“无论怎样,大家总勿误了农时,春日里及时耕种才是。”

“是。”里长们只觉碰上毛头小子,没法说话,有气无力应了一声。

刘衡又说了些话,打发这些人离开。

这些里长大多有些岁数了,嘴上虽然没说话,表情却是各异。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满不在乎,还有人则是忧心忡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