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再议生意经(1/3)

王氏肯教针线,颜汐自然不会拒绝。自从开始工作,她一直信奉技多不压身。

村里的女人不管做的好不好,至少裁衣、做鞋、绣花、织布,都是会的,像她这样什么都不会,就有点格格不入了。

相对这些针线来说,做饭反而是最不重要的技能了。三代看吃四代看穿,乡下农户,谁有那闲钱闲工夫琢磨吃食啊?吃饱比吃好更重要。

她不想成为异类,王氏肯教,她欣然道,“婶娘,我想学的,您教我吧。”

“好,我们先从最基本的开始学。慢慢地你就都会做了。”

她感激颜汐对家里的慷慨,想着女子不会针线,以后可怎么找婆家啊?一手好针线,以后嫁人后,可是很拿的出手的本事。

到了晚上,就着中午剩下的春笋骨头汤,三人吃好晚饭。

刘衡回房整理行李,颜汐和王氏准备包粽子。

阳山村包的都是三角粽,不过大多都是黄豆梅干菜或者赤豆做馅料,肉粽比较少,村里也只有几户人家会包几个。

王氏包粽子很利索,两片粽叶一叠,抓一把糯米进去,馅料一放,上面再盖一层糯米,然后将粽叶一折一转,那粽叶劈成的丝当绳子,转眼就包好一个。

颜汐为了省点糯米,只用一张粽叶,包成一个个的迷你一口粽,每个约莫小婴儿的拳头大小。

王氏看着一个个小粽子,“这看着倒是小巧可爱,我从来没见过呢。”

“婶娘,这叫一口粽,明天让二郎哥带着路上吃,对了,我们拿这粽子送给先生当节礼合适不?”

王氏看着这长串,“端午了,是该送几个粽子,汐儿想的周到。”

两人边包边说,零零总总包了肉粽、赤豆粽、梅菜黄豆粽、白米粽几种,王氏包了十多个大的,剩下的都包成迷你粽了。

这一大锅煮上,拿小火煮上一夜才能完全入味。

第二天一早,颜汐又拿红粉、绿粉将麻线染色,同一种口味拿六个串成一串,四串小粽子拎起来,倒有点像彩色的风铃。这些粽子,再加上一刀肉,也算是一份节礼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