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坤飞狗跳(1/3)

苏忱的表演,带着几分哀怨,几分羡慕。

哪怕歌曲已经唱完,但那让人心悸的感觉,依旧萦绕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久久挥之不去。

此时此刻,众人突然明白了那句话的由来。

这个成语其实源远流长,起源于华夏战国时代。

传说战国时代,有个女子名叫韩娥,到齐国来,一路上饥肠辘辘,一连几天都没有吃饱饭。

就到了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讨吃的地方。

她那婉转动听的歌声,深深触动着每一位听众的心弦,令人印象深刻。

三天后,人们仍能听见韩娥歌声的余音,在屋梁上久久不散,人们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后来,韩娥投入一家客栈,因家境贫寒,韩娥被客栈掌柜侮辱,韩娥伤心欲绝,“曼声哀哭”,就此离去。

她的声音是那样的凄凉,让人听了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时间,老幼悲秋,垂泪相对,三日不食。”老板娘只好又请她唱了一首欢快的歌。

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舞”,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所有人都忘记了刚才的悲伤和悲伤。

那是一首动人心魄的歌。

于是,后人便有了“绕梁三日”和“余音绕梁”的说法。

如今听到苏忱的曲子,众人都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原来那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并非是指有什么声音,可以在房梁上连续响上三天三夜。

而是这首歌能将人带入一种无法自拔的状态,仿佛这首歌就在耳边回荡,久久不散。

“天啊,古人说的都是对的。一闭上眼,苏忱的声音就在耳边回荡,太好听了!”

“真没想到,一首和戏曲结合在一起的歌曲,居然这么好听!而且最好的地方就是副歌的那一段,简直震惊我一年!”

“没错!谁要是敢说这是市场上的垃圾,我一巴掌拍死他!”

“我就知道,苏忱说的没错,华流果然是天下第一!”

......

听着那一声声惊呼,蔡徐昆感觉自己就跟吃了一坨屎似的难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