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风暴来临前夕(2/2)

否则以安修仁的身份,不可能会和三位大佬联袂而来,就算要来,也是在几位大佬之后。

李让再度倒了一杯酒推到安修仁面前,淡然道:“将军请讲。”

安修仁没再喝第二杯酒,沉思片刻之后,缓缓道出了今日发生的一切。

“......”

李让小口小口的抿着杯中美酒,听着安修仁的讲述,面上一直没什么表情。

李世民所说的麻烦,是他今日在太庙献俘的时候,还顺便向天下展示了曲辕犁这个祥瑞。

并以曲辕犁为借口,顺势成立了百家书院,专司研究类似于曲辕犁之类有益于民生的工具。

他今日此举,无异于是在挖世家门阀的根基。

世家门阀所掌控的,可不只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教育资源。

他们还掌控着整个大唐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以及生产资料,借而由这些东西掌握了大批农户为他们耕种。

成立书院研发各种利于民生的工具,这就是在挖他们的根基。

一旦让百姓们发现,他们不用依附于世家门阀,只需靠着朝廷研发出来的新式工具也能生存下去的时候,谁还愿意去做农奴为世家门阀种地?

更重要的是,一旦书院成立,谁能保证从书院中毕业的学子不会抢占他们的政治资源?

对于世家门阀来说,任何一种有可能突破他们垄断地位的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

当初太原王氏在得到曲辕犁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找上李让,便是因为这些原因。

曲辕犁这种东西,对寻常百姓来说是好东西。

但是对世家门阀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世家门阀要的不是粮食增产,而是百姓的依附,当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了,不需要依附他们了,他们还拿什么来维持自己的阶级特权?

而李世民现在携大胜之威宣布此事,导致他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所以短时间内,他们没办法让李世民收回成命,更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声望正浓的李世民出手。

那么,将屠刀伸向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李让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杀李让,不仅能让李世民失去一个能够替他出谋划策的狗腿子,还能警告所有妄图打破现有秩序的人,更能向李世民秀一秀肌肉。

一举三得稳赚不赔的买卖,换成李让,李让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安修仁不急不缓的将今日所发生的事情尽数讲完,抬手将第二杯酒一饮而尽。

李让刚要给他添满,提起酒壶却发现酒壶已经空了,只得作罢。

安修仁将酒杯推回李让面前,站起身来拱手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你应该知晓,本将就不多留了,不过你也不必太过忧心,此事陛下定然不会袖手旁观。”

李让起身相送,回礼道:“我知道了,还请将军转告陛下,我的应对之策很简单,无非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仅此而已。”

安修仁一怔,随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如此,本将去也!”

安修仁本就是风风火火的性子,说要走,那就一刻都不会多留。

李让将他送出房门,驻足良久,才一把拎起婉容小丫头的衣领回到房内。

“姑爷,奴婢什么都没听见!”

刚刚进门,小丫头便举起双手做投降之状。

李让莞尔一笑,伸出手揉揉小丫头的小脑袋。

漫不经心的笑道:“无妨,听见了也没什么。”

这些事情本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让一个小丫头听了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从当日王素没有从自己手中拿到曲辕犁开始,李让便知道世家门阀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今日,李世民拿出曲辕犁,又顺势宣告天下筹建百家书院一事,相当于将世家门阀的面子丢在地上狠狠的踩了几脚。

他们一直在鼓吹李世民得位不正,引得上天震怒,这才降下许多惩罚,须得还政于太上皇,方能解大唐之危难。

而前面三年确实如他们所说,山东旱灾,关中蝗灾,蜀中地龙翻身等诸多自然灾害接踵而至,差点把李世民逼疯。

贞观二年更是被世家门阀口诛笔伐到不得不下罪己诏,乃至于生吃蝗虫。

如今李世民一朝得势,不仅平灭了东突厥,更是拿出曲辕犁这等祥瑞狠狠的打了他们的脸。

偏偏这两样东西还都和李让有关。

他们焉能善罢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