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田亩产量和火炮厂(3/4)

山海关外终于是建设起了一个火炮厂。

至于之前缺少的图纸。

是在去年的时候,情报局花了重金通过各种手段窃取获得。

然后又从其他地方,用重金请来了一批火炮工匠。

连着原来的五门六磅红衣大炮,以及朝廷拨下来的十门红衣大炮,以及各种中大型弗朗机炮。

温越手上的火炮数量有六七十门。

但这远远不够的。

根据情报,温越已经得知建虏已经在加紧时间打造火炮。

历史上也记载过。

在松山之战的时候,清朝的火炮就已经超过百门,等入关之后,火炮规模更是超过两百门。

而且后金那边还掌握了一种失蜡法,打造火炮时,能够对火炮不同位置进行退火处理,减少火炮报废的可能,也提高火炮的性能。

想来,这一定是投靠建虏的那些汉奸所弄出来的。

但温越也不畏惧。

建虏有铸造火炮的失蜡法。

温越也直接拿出了,铸造火炮的铁模法。

铁模法,指的是用熟铁代替生铁铸造火炮。

这是一种非常优良的技术,是一战时候的技术。

泥模法与失蜡法,打造一门火炮都需要两个月。

其中失蜡法,虽然不受季节限制,但成功率不行,十门炮最多有三门炮才合格。

而用铁模法,十门炮可有五门炮成功。

打造一门火炮,需要时间不超过一个月,不受天气影响。

去年年末火炮厂成立后。

由罗田森为管事,炮兵千总王钩也挂了一个府管事的虚职。

以表示他炮兵总,对打造火炮的重视。

在工厂成立之后,又从其他相关各厂选了一百多个技艺精湛的工匠进入厂内任职。

此时,温越视察火炮厂。

进入之后,便是一股热浪涌出,到处可见铁浆在滚烫。

所有工匠都在认真做事。

火炮厂的副管事,叫周洛祥,是个年纪五十的老人。

他世代都是匠户,为朝廷做事,在铸造红衣大炮上有着极高的造诣。

情报局将他弄过来,还费了老大的力气。

温越见他的时候。

周洛祥正带着一副眼镜,注意力全在一门刚刚打造好的火炮上。

看到他戴着的眼镜,温越总感觉古怪。

这眼镜只有一块镜片,两边用着精致的铜料固定住,然后用一根细绳绑在脑后。

在明代,眼镜虽然存在但并不普遍,人们更习惯称之为叆叇。

许多人佩戴眼镜主要是为了图个好兆头或显示身份,而非出于实际视力矫正的需求。

然而,对于周洛祥来说,他确实眼睛不太方便,既有近视又有老花,这副眼镜的确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周象辂全神贯注于工作,以至于王斗和其他人的到来都没能察觉。

直到罗田森叫了他一声后,他才反应过来,匆忙将眼镜推至一侧,急忙过来行礼。

王斗亲切地搀扶起周象辂,询问道:“周管事,在火炮厂工作还不错吧?”

周洛祥道:“一切如意,这火炮厂正是小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