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织云四卷(4)(2/2)

“很近了……”年轻人一面呢喃,一面嗅着空气,企图从清冷的林雾中寻觅人烟。

走了约莫一个月,经过了好几个大镇小镇,看过了许多与南方迥异的服色与风俗,年轻人来到了大金国目前的政治中心,也同样是数十年前大宋国都的大城,只不过已经从原来的“开封”易名为“汴京”了。

汴京仍是有很多汉人,加上大金皇帝有意倣效汉人制度,所以并没有很强烈的胡人风气,虽然如此,跟南方比起来,还是马上可以感觉到不同的气氛。

年轻人首先要找个落脚处,便留神建筑物的匾额。

“有了。”他心中忖着,便在一所名叫“黄庭宫”的道观门口停步,显然是宋室尚未南渡以前那段极度推崇道教的时期所建的。

大门后传出阵阵焚香的气味,里头走出个老道士,看来是位知客,他早从年轻人进门便将他细瞧了几遍,心里好生困惑,猜不透这年轻人的底细。

年轻人肤色较一般汉人来得深,五官轮廓十分清楚,像用力刻画出来的一般清楚,浓眉下一双有神的眼睛隐藏了深沉的念头,眉宇间总带点紧绷,似是对周遭随时保持着警惕。

年轻人扎了个高高的发髻,四边垂下许多乱发,不太修边幅,一身劲装和随手编织的草鞋,还有肩上背的一个黄布袋、手上握的一根齐眉竹竿,怎么样也猜不透他的来历。

于是老道士问道:“施主是……?”

“道长您好,”年轻人作揖道,“贫道程若,道号容华子。”

老道士怎么也没料到他也是道人,赶忙回礼道:“贫道商志鸣……不知有何贵事?”

“我是来求宿的,希望道兄方便,住个几日。”

“当然当然……”老道士狐疑的说,“请出示度牒,我好记录则个。”

年轻人翻找布袋,取出一卷麻布递给老道士,老道士皱起眉头:“此乃何物?”

“我的度牒。”

老道士展开一瞧,果真有度牒的行文格式写在麻布上:“何处开出的度牒?”

“吾师亲自开立的度牒。”

“你究竟何人?”老道士不安地望向门口,门外正走过几位金兵。

“贫道程若,道号……”

“你说过了,”老道士截道,“但是,这不是金国朝廷恩准的度牒,亦非大宋的度牒,只能算是一张废纸!”

程若的两眼扫过一片阴霾,微露凶光:“这是吾师手迹,还盖有吾师印鉴。”

“这是废纸,”老道士将麻布一甩,任由它落在程若脚边,“私自开立的度牒不受承认,而且是犯法的,恕贫道不能收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