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江流石不转(3)(2/3)

“是呀。”云空浅笑,不分辩。

“她随我行走江湖,日日看我为人占卜推命、设坛消灾,她也随我学了几样,口中称我师父,但从未正式拜师。”

看着岩空眼中的惦念,云空深深感受到师兄的心情:“可是,你心里早已将她看成正式弟子了吧?”

岩空没回答云空的问题:“我从没探问她的过去,但总要叫她的名字,当她告诉我她的名字时,她也告诉了我她的来历。”

岩空疲累地叹了一口气:“这个来历,要从一百八十年前说起……”

这一回,岩空沉默了许久许久……话说一百八十年前,大宋建国,赵匡胤即位第三年,秘密镌了一道碑。

宫中祭祖的太庙,在侧边寝殿有个小夹室,那秘碑便立在那里,称之为“誓碑”,夹室终日紧闭,派有御卫守门,一般没人能见到。

当时赵匡胤定下制度,日后新天子即位,都必须恭敬的阅读誓词,发誓遵守,而新天子读誓词时,是由一个小太监带他进去的,这小太监还必须不识字。

所以说,三百年来,只有皇帝一人知道誓言。

直到靖康之变,金人闯入皇宫,直入太庙,才有人看到那三行誓词,内容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云空,你相信谶言吗?”

岩空苦笑道,“瞧,誓词说如果赵家子孙背誓,则天必极之,现在大宋亡了一半,能说不是天谴吗?”

“师兄说的是,那些年杀的士大夫和上书的人,确是不少。”

“南渡后还在杀。”

“那么为何又不能加刑于柴家呢?”

云空问道。

岩空停下口中的杂粮粥:“你忘了赵匡胤的天子宝座,是怎么来的吗?”

五代十国的大混乱时期,每个国家的寿命都很短,军人不断推翻旧政权,自立为王。

五代最后一国是“周”,史称“后周”,是前一国“后汉”的枢密使郭威,乘后汉皇帝刘知远驾崩,篡位成立“周”。

郭威只当了四年皇帝,死后皇位交给养子柴荣,是他深爱的柴皇后的侄子。

柴荣也只当了五年皇帝。

柴荣去世前,病得很重,他想让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并且安排“殿前都点检”随身指导孩儿。

可想而知,“殿前都点检”有左右朝政的权势,在纷乱不已的五代,更有可能篡位,重演九年前郭威篡“后汉”、立“后周”的事件。

当时原任的殿前都点检,是郭威的女婿张永德,他军功显赫,朝中同伙也多,柴荣自然是大大的不放心。

最后令柴荣下决心的,是当时有谣谶说:“点检作天子。”

于是,柴荣下了决定,将张永德改任宰相,提拔自己一手栽培的赵匡胤为殿前都检点,才抱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病死。

“所以说,没有柴家的提拔,太祖当不了天子,大宋也不会出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