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江流石不转(1)(1/2)

说完,用脚尖轻轻一抵倒在地上的人,瞧他还能不能动。

良久,红叶才幽幽地说:“或许,他真的忘记我了?”

白蒲释然轻笑,转头看昆仑奴和黑女子,诚恳地说:“带我去你们的家,好吗?”

※※※

云空回到陈想尔的家时,发现陈想尔还在等他:“找到了吗?”

云空摇摇头,疲倦地坐下,感到极度茫然。

“如果今晚还是没回来,明日我去向岗头社求助,”陈想尔道,“搜索全镇里外,应该有办法的。”

云空乏力地点点头:“多谢……”陈想尔离开了,不忘带走他珍爱的《想尔注》。

云空伏在几上,带着不安与忧伤,沉沉睡去。

他并没完全入睡,仍可以感觉到灯火懒散的摆动,他也可以感觉到空气分子的微震,只是意识像浆水般黏稠,手脚也沉重得难以移动。

忽然,他的心神仿佛冲入了一池清水,整个人醒了过来,发呆了一阵,他才知道是他的警觉本能使然,察觉到房内有东西。

不管房内有什么,都已经离开了。

只有几面上留有一点东西,说明了有人来过的事实。

那是用一只小指沾了点梅茶,在几面上写下的字。

昆仑那两个字慢慢蒸发,从几面上渐渐消逝,最后不留下一丝痕迹。

云空脑袋瓜浑浑沌沌,思考着:“这昆仑,是《山海经》的昆仑、东方朔的昆仑,还是西域的昆仑……?”

一直到第二天早晨,完全清醒之后,他才猛省,那几上的字是如此细小笨拙。

“红叶……?”

大概是距离本故事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个老杜,写了首五言绝句,题曰《八阵图》,诗曰: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第一句是写诸葛亮的“功”。

刘备三顾茅庐后,两人展开一段精采对话,史称“隆中对”,诸葛亮在这场对谈中提出解决天下纷乱的方法,首先将众多势力简化成三份,接着再统而一之,后果然天下依其计划三分。

第二句是他的“名”。

他出神入化的兵法,以运用自如的阵法惊震敌方,其中以“八阵图”为最着。

最后一句是道其晚年,英雄不再,各种事情都失算,尤其关键战役中失去吞并吴国的机会,天下未能统一,诸葛亮饮恨而终。

然而最传神的,是第三句“江流石不转”,耐人寻味,千百年来依然余味无穷。

“陈墓”历经风沙洗练,云空的肌肤充满被岁月精心雕塑的痕迹。

他行到一处河岸,便趺坐岸边,发愣地观看河水流动。

河水时急时缓,时而顺畅,时而遇上淤积、河湾而迟缓,云空看河水,差点错觉以为在审视自己五十年的岁月。

他知道人生没有永远的常态,没有不变的事物,但在观察河水时,忽然生起一个念头:云游天下数十年,所求究竟为何?

他嗤笑自己太傻,他求的不就是“无所求”吗?

不为什么,什么也不为,老子所说的无为,庄子所说的逍遥,列子所说的自生自化,仿佛有所求是一种罪过那般。

他离开河岸,步上小丘,怀念地左顾右盼,此地的树木、竹林和满地枯黄落叶,都是他行走天下常见的,但走在此地,聆听脚下叶子的碎裂声,却没有任何地方的碎叶声比这里更教人怀念的。

终于他来到山丘顶处,往下辽望,心下才恍然大悟,多年来偶尔乍现的疑问,当下便得到了解答:山下一片焦土依旧,不见人迹,遍野死寂,可见数十年前那场大火果然诡异,烧得万物不长。

当年的村人们,想来未再重建此地,可能是那些年屡屡发生怪事,使他们对这不祥之地失去了信心。

云空静静看了许久,一直到秋风吹得他连骨子都凉了,他才回过神来。

转头一看,心底又是一愣,他看到了不可思议、事先完全没预料到的情景:林子里,有一间小屋。

不偏不倚,正是落在当年的位置上。

云空看了,心里一热,两腿有马上要奔过去的冲动,看看屋里是否一如当年。

不过,他也年纪不小了,虽然年少的热情从未减少,却已懂得控制自己的念头了。

他慢慢走近小屋,怀念地观看门前的水缸,缸边挂了木勺子,还有他从林子里捡来的干枝,散落一地。

“汗仔,枯枝要弄整齐,收到后面去。”

“是,娘。”

云空绕到小屋后面,果然有一堆枯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