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紫姑记(3)(2/2)

次子就没那么客气了,他警惕地看着两人,只双手抱拳道:“刘资。”

刘夫人吩咐两名婢女摆好祭品、焚好香火、准备好包扎灵位的白布,便向云空说:“咱家凡事必问过紫姑神,在此先请紫姑神问个吉凶。”

“方才听这位家人说过,”云空指指守祠堂的人,“你家紫姑神灵验得很呀?”

“百试百应。”

刘夫人自豪的笑道。

她拿起神台上的“簸箕”,那是一根丫字形的粗木枝,吩咐长子刘宽和守祠堂的家人各执一端“箕头”,前端则放在沙盘上。

这个问鸾的方法,几近千年都没改变,今日的庙宇扶乩依旧如此。

刘夫人焚香祝告,拜了又拜,拜得满头大汗,簸箕依然没反应。

执箕的两人互瞄一眼,困惑地望着沙盘。

以往紫姑神总是一请就到,怎么今日姗姗来迟?

好不容易,簸箕的笔端微微动了一下。

守祠堂的家人警觉的“呼”了一声,但笔端又不动了。

刘夫人好生困惑,更加卖力的拜道:“紫姑神,紫姑神,咱家明日便要逃难,请神降临,信女心有疑惑,求紫姑神解答……”紫姑神仍不反应。

刘夫人回头瞧看次子刘资,生怕他以为她言过其实。

刘夫人又看看道士,带有些歉意。

但她发现道士和老头并没理会她,而是望向祠堂门口一角的小几,那里有一方石砚,上头磨好了墨,铺好了白纸,是守祠堂的家人准备习书用的。

神奇的是,小几上的毛笔正凌空竖起,仿佛有只无形的手正提着笔,缓缓在白纸上画着。

刘家上下全变了脸色,刘夫人吐了口寒气:“老天爷,紫姑神显灵了!”

两名跟来的婢女吓得尖叫。

毛笔写得很慢,大伙屏着气不敢靠近,直等字写完了,笔管忽然虚脱似的在空中绕了半圈,才徐徐落在墨砚上。

大家瞧它不动了,依旧不敢上前。

云空见他们害怕,便上前捡起白纸,举起来给大家看。

白纸上的字体十分稚气,犹如初习字的孩童所写:“七月七日长生殿”。

刘夫人端详了好一阵:“这是何解?”

“贫道也不明白。”云空说着,从旁边取了几张白纸放在几上,“方才那位姑娘,似乎有言未尽。”

云空取小勺子为墨砚添水,磨出更多的墨。

“什么姑娘?”

“紫姑神不是一位姑娘吗?”

“嗳嗳,要不得,要不得,”刘夫人慌忙摆手,“道长怎能如此称呼紫姑神呢?

他可是……”那名家人话未说完,云空已将毛笔沾饱墨,理好笔尖,摆在砚上,摆手向半空道:“姑娘请。”

毛笔再度缓缓升起,浮在半空,举笔不动,像在等待。

“你们可有话问她?”云空回头问众人。

众人看呆了,舌头像是忽然打了千百个结,本来存了一肚子问题的刘夫人,现在是一个字也问不出来了。

“那,贫道僭越了……”云空向着毛笔,问了个很简单又似乎没有意义的问题:“姑娘请问,您刻下正在何处?”

毛笔在半空中迟疑了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降在纸上。

第一个字笔画太多,写得很慢很笨拙,是个“灵”字。

接下来的字比较简单,毛笔总共写了三个字,才降回砚上。

云空引颈看那三个字,不禁抽了口寒气。

他回身仰视刘家祖宗灵位,由低到高,层层而上,整齐的摆在阶梯形的大木架上,密密麻麻的,教人眼花撩乱。

“得罪了。”

他向灵位拱手作揖后,便迈步走到摆灵位的木架后方。

“道长!”

刘夫人忙欲阻止,但云空已经没入木架后方的黑暗中。

那里挂满蜘蛛网,很是阴冷,不知有几年没人进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