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月儿弯(1)(2/2)

本来知府张孝纯担心城内人数太多,守城更艰难,想阻挡城外居民,此时竟有人提议:“一旦粮乏,这些百姓可是上好的军粮呀。”听得张孝纯背脊发凉。

粘没喝频频派人向知府张孝纯及副都总管王禀招谕投降,却总是不答应,于是便开始用三十台大炮全力攻城。

大炮把太原军民辛辛苦苦修筑好的城墙,毫不费力的打了个稀烂,军民抢修城墙,比战斗杀敌更是耗时耗力。

缺粮的问题终于加剧了,在《续资治通鉴》记载:军兵们先吃牛、马、骡等,接下来连战斗用的弓弩皮甲也被煮软了来吃……百姓们则煮草茭、糠籺、野生的萍蓬草来充饥,但也支持不了多久,便终于开始吃人了。

九月初三,粘没喝终于攻陷太原。

王禀带领羸瘦的士兵巷战,突围之后,抱着太原庙中的太宗皇帝画像投水,儿子王荀等一门八口也一起赴难。

张孝纯被金人掳获,不久之后,被释放任用。

当他被问及为何当初坚持不投降,今日又愿为金人所用时,他说:“身为父母官,不投降是为了守护国土和百姓,如今国家弃我而去,我仍然要守护百姓啊。”

在毫无援军的情况下,太原孤城自守,两次围城,前后一共历时两百六十日。

看官!

宋时有个皇帝,驾崩后谥号徽宗的,本名赵佶。

这皇帝是大宋第八任皇帝,当初他的皇帝哥哥驾崩,有人提议让他当皇帝时,便有反对的声音说:“赵佶轻佻。”此人做皇帝是嫌轻佻,做个风雅之士倒是绝对青史留名的。

他懂得鉴赏名画,更画得一手好画,占有艺术史一席之地。

他写得一手好字,创出“瘦金体”,自成一家。

他还很痴迷道教,崇信不少道士。

他给道士很高的礼遇、很高的地位、很多的钱财、很多的方便。

可是,在他十九岁登极,刚即位不久的崇宁三年,名震天下的道士魏汉津竟泼了一盆冷水:“不到三十年,天下就要大乱。”

这道士本是四川一名兵卒,懂音乐又懂阴阳术数,常常把过去未来说得很准,才受宠的。

多年以后,替赵佶主掌皇家道观“道箓院”的道士徐知常,又泼了另一盆冷水。他在设坛与玉皇上帝沟通后,向赵佶说玉皇上帝很生气,说:“赵某有慢上之罪,全家徒流三千里。”

赵佶沉默不语,疑心徐知常是不是在搞鬼,后来便借故囚禁了徐知常,徐知常也不可小觑,在牢狱中便施法失了踪,以后再也没人见着了。

也不需事后证明,魏汉津的“不到三十年”根本就像是马后炮一般,赵佶第二年马上就因为利用“花石纲”向民间搜括奇花异木,搞得天下大乱,民变四起,满地盗贼。

宋代漕运发达,在河道上运粮运货的船以十船为一“纲”,花石纲就是专门在民间搜索奇花异石后,运往京城的纲船。

花石纲加上满布天下的贪官污吏,最后的受害者总是老百姓。

老百姓向天哭号,天装作没事般,狠下心掩了耳朵。

老百姓向地哀啼,地硬得像石头,长不出半株芽儿。

这是,各地流民纷纷出现,卖老婆子女的大有人在。

这些被卖的,有姿色的便送入娼馆,没姿色的便送去宰杀,挂在肉勾子上论两发卖。

这些人肉不叫人肉,叫“两脚羊”。

其中男子的肉老而瘦的叫“饶把火”,要熬煮较久才不难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