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如果能重来,我要选李白(2/3)

一边喝,一边回忆自己的人生。

小时候是最开心的,那种没心没肺的快乐不会再有了。

中学最深刻的记忆是在自卑中发奋读书,然后在天赋的打击下变得愈发自卑。

大学里一边学习一边兼职,很充实,可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被迷茫和不安痛击。

工作后成为社畜,见识越来越广,性格越来越圆滑,但是未来越来越黯淡。

时至今日,好像已经积重难返。

真他妈悲催啊……

苏淮摇头苦笑,眼神迷离,忽然很想给母亲打个电话,可又怕她担心。

当一个成年男人想要和父母聊聊家常却顾虑她们会为自己担心时,那便证明了他并不是父母的骄傲,而是他们的负担。

太可悲了。

一阵阵憋屈涌上心头,叫苏淮几欲发狂。

如果……

如果高中再刻苦一些,能不能考上更好的大学?

不太现实。

学习强度拉满之后,拼的就是纯粹的智商和悟性,压轴的数学题,做不出来就是做不出来,不存在爆冷的可能。

……

如果大学时多考些证,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差别不大。

考公、考研、外企、大厂,最好的出路无非就是这些,但是上限早已定死,打工狗而已。

想要升至高管拿年薪,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终归还是需要能力情商背景资源。

单靠加班,到死都是部门背锅侠。

……

如果早早出来创业,把握住那些所谓的翻身机会,能不能实现财富自由?

估计够呛。

人一辈子肯定会遇到很多机会,但是大部分普通人都把握不住,其实这是常态。

抖音里那些pua大师张嘴认知闭嘴格局,好像买了课提高了认知就一定能够成功一样,但真是这么回事吗?

狗屁!

认知范围内的机会多了去了,事后看,那些机会要多香有多香,但在事前,谁敢保证一定成功?

不能100%成功,就要面对失败的后果。

二代们承受得住多次失败,所以大可以放开手脚,看到一点苗头就提前占道。

那些有资本的人从不害怕从头再来,因为成功固然好,玩崩了也能积累经验教训,下次创业必然更加游刃有余。

可苏淮和千千万万的普通打工人一样,根本没有容错空间,失败一次就要背负沉重债务,搭上巨大时间成本,永不翻身。

承受着如此沉重的压力,哪怕真的敢拼,又找到了一个正确的项目,更大的可能也是心态失衡操作变形,从而导致失败。

所以牛马社畜压根不适合创业。

苏淮的那些同学朋友,大部分都尝试过自己做点什么,成功概率大约是十五分之一。

总结下来,好像现代版的西游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