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吉兆(3/5)

没有拖延,说走就走。

人云鲁阳县公骄横跋扈,又是色中饿鬼,还贪吝财货,看来有些不实。

有事他是真上啊!光这一点就够了。

非常之时,就该用非常之人。说句难听的,如果张方还在,且愿意为朝廷厮杀,刘暾都敢用他,哪怕受到外界的非议。

巡视完西郊大营后,刘暾又去了糜晃、陈颜的营寨。

他俩合兵八千余,其实不是什么精兵,就是司隶校尉和度支校尉的本部兵马罢了,战斗力与禁军差相仿佛。

邵勋去宜阳,这俩会带着一批丁壮守新安道。

因为你不知道匈奴会走哪条路过来——从大阳渡河之后,如果抄近路就走新安道,如果绕远路就走宜阳道,都得防。

******

雨下了半天就停了。

当天夜间,又下了一阵淅淅沥沥的小雨,但也很快停了。

接下来数日,再度晴空万里,金乌高悬。

八月十五,邵勋率众抵达云中坞,秋雨复至。

最后一批老弱妇孺正在撤退。

邵勋站在干涸的洛水河道内,目送所有人远去。

“邵师,今岁要不要种麦子了?”云中坞坞主王辉上前问道。

王辉是洛阳的二期的学生,今年十九岁,管理云中坞两年半。

此番大撤退,他心中有些难受。

五月下旬收完冬小麦后,他们没有闲着,一直按照当初邵勋编纂的农书在养护田地。

大旱之年,依然想方设法找湿润的淤泥,混入人畜粪便之中搅拌,作为肥料积存起来。

如果九月种下小麦的话,来年收成一定非常好。

这不是几年前了,宜阳三坞的田地现在较为成熟,养护非常得力,又地近洛水及其支流,乃上好的水浇地,价值难以估量。

“罢了。”邵勋摇了摇手,否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