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侦查(3/4)

公主心中显然有气,此举或能令其消气。

控制住宋祎的家人,也就控制住了宋祎。

送往梁县,卖鲁阳侯一个好,让他知道王家忍痛割爱,心怀愧疚。

其实,不管计策效果怎么样,眼下也只能这么做了。

挥手打发仆人之后,王衍静静坐了下来,思考入宫问对的得失。

******

洛阳通往梁县的驿道上,一辆辆满载粮食、军械的大车缓缓而行。

入宫一趟还是有好处的,天子首肯,王衍下令拨发了大批粮械、少量钱帛给邵勋,着其前出至襄城,堵住贼众入京的一条道路。

邵勋领命之后,连家都没回,直接带着亲兵奔向偃师东南的轘辕关,打算亲自走一遍这条路。

洛阳盆地向南,还有三关,自西向东分别是伊阙、轘辕、大谷三关。

其中,位于洛阳南边的伊阙关最为重要。

因为此关是这条路上唯一的险要之处,关前关后皆是地势平坦的河谷地,唯伊阙关所在颇为“险仄”。

大谷关在洛阳东南数十里的山谷北口,当谷道。

山谷两侧陡绝,山径崎岖,且非常容易埋伏,一般不会走这里。

轘辕关在偃师东南五六十里,山路险隘回旋,凡十二曲,将去复还,故得名。

出山可至阳城县境。

出阳城县,再往东南,沿着颍水行军,相对便利,可一路至阳翟。

总计百余里的山间河谷路,邵勋反复走了五天,并绘制了一份详细的地图。

地近禹山坞时,甚至看见了两座历经风雨剥蚀的土城。

“此为阳关聚,在阳翟县西北三十余里。”跟随而来的庾亮说道:“昔年王莽曾遣王寻、王邑将兵百万至颍川,刘秀将数千兵,徼之于阳关。这两座夹颍水相对而立的土城,便是阳关聚了。”

“元规做功课了。”邵勋笑道。

庾亮淡淡一笑。

谁没有上进心?眼看着邵勋一步步起势,而他却毫无作为,心中别提有多着急了。

但他现在没有着力点,不知道该往哪处使劲。

太傅幕府那边,眼见着不可能有什么提升的空间了,那么只有依附邵勋了吧?

前阵子在洛阳,母亲与自己一番长谈,他才最终下定决心。

自己三不五时地跟着邵勋跑,在别人眼中,早就是铁杆邵党了,还去许昌当那个没甚意思的东阁祭酒,完全是浪费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