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汲桑(为盟主巴彦格日顺(3/3)

兵士们一拥而上,不顾摇扇之人哀求,直接拖了出去。

剩下的人肉风扇手们满头大汗,小心翼翼地摇动着,为汲桑带去阵阵清凉。

汲桑霍然起身,踱出大帐,看着大营内来来往往的军士,突然间一阵惶恐。

手握雄兵数万,却连一块稳固的地盘都占不住,见天被人撵着跑,这是为什么?

朝廷进剿只是一方面。

更大的原因,还不是他们出身太差?被士人瞧不起,乃至不配合?

妈的,五万兵对付不了你们,那么五十万呢?

我就不信,人的脖子还能比刀硬。

杀杀杀!

杀到你们怕,杀到你们跪地求饶,杀到你们哭泣哀嚎,到时候还敢小瞧我们吗?

他突然间不太想走了。

好不容易拿下的阳平,为何轻易撒手?

苟晞是赢过一次,但未必能次次赢。

先等等吧。

实在不行,再去平原汇合石勒。

******

六月初五,司马越已至许昌。

幕府众人陆陆续续赶来。

先到的人没急着做事,而是游山玩水,或者通宵达旦服散饮酒,纵情欢娱。

司马越很宽容地看着这一切,一笑置之。

士人嘛,总要优容一些——换句话说,没出身、没门第的人要是这么不像样,那就是找死了。

人手聚齐之后,幕府众人商议的第一件事不是剿匪,而是如何远距离操控洛阳朝政。

这又花了旬日工夫。

一直到六月下旬,苟晞、邵勋等不及了,连连遣人催问,司马越这才正儿八经地与幕僚们商讨起了进兵方案。

六月二十五日,司马越遣幕府左长史刘舆前往汲郡,征召汲、魏、河内三郡兵,并牙门军邵勋部,共两万余人,以刘舆为都督,东进邺。

临行之前,汝南王司马祐拉住刘舆,低声叮嘱一番。

苟晞率众渡河北上,攻东武阳。

两路大军齐发,如同两记拳头,凶猛击向汲桑。

而他自己,则领左军、左卫及许昌兵各一部三万余人,北上官渡,声援苟晞。

作为两路大军的统帅,这一次他明智地没有亲自指挥,而是作为后援,居中策应。

不得不说,司马越走出这一步,剿匪作战就成功了一半。

打仗,就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办。

司马越吃了许多教训,终于对自己的能力有几分认识了——或者说他害怕了,在这个敏感时刻,他真的输不起。

反正无论苟晞、刘舆打到哪里,最大的功劳还是他司马越的,因为他才是大军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