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坞(3/4)

“每日锤炼技艺,三日一小操,十日一会操,从无懈怠。”

“将士们成家之后,操训尽心否?”

“回邵师,若偷奸耍滑,自有军棍落下。”

邵勋笑了起来。

这帮学生军官,下手是真的狠。

苦力们刚入伍的时候,什么都不会,面对已经颇有技艺底子的学生军官,敬为天人。

这种从一开始就种下的威压种子,在长期的森严军纪浇灌下,已经让士兵们生出了深入骨髓的畏惧,服从性是相当地好。

吃点军棍,对皮糙肉厚的他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好好练。”邵勋叮嘱了一句:“记住了,你们是募兵,当兵吃粮的,要随时做好出征厮杀的准备。”

“诺。”侯飞虎大声应道。

邵勋看着士兵们列队离去的身影,沉默不语。

募兵待遇都是相对不错的,更适应全天候作战。

农忙时节,他们可以打仗。

大冬天的,依然可以出征。

他记得唐末藩镇混战时期,有一年特别冷,大冬天平地雪深数尺,士兵们依然奋勇厮杀,追击溃敌。

天寒地冻之时,士兵们拉不动弓,甚至拉断弓弦,依然要战斗。

能忍耐严寒,能承受酷暑,不受农时限制,随时随地出征,这种全天候的作战能力,是募兵最大的优势。

募兵当然会成家立业,甚至于就没有不娶妻生子的,因为他们待遇好。

首次大规模开启募兵时代的唐朝,一名募兵每年的赏赐——没有军饷这个名目,只有衣赐、粮赐、钱赐,在元旦、春社、重阳、秋社、冬至等重要节日发放——折合成钱有二十余贯,这样的待遇,一家子吃好喝好完全没问题,多个小妾也不在话下。

银枪军募兵陆陆续续要娶妻生子,这没问题。

难的是将来如果要转移,无端增加成本,还不小。

但伱又不可能阻止他们娶妻,这违反人性。

在这件事上,只能边走边看了。

进入云中坞后,邵勋没有急着查阅档籍,而是先看了看正在收尾建设中的坞堡。

整体呈矩形,四个角上设有角楼,比墙顶高两层,各能站数十人,一般安排弓弩手居高临下射击。

只有南侧城墙上开了门,上设门楼。

门楼与角楼之间,有飞栈连接,可互相支援。

城墙外侧还绘有刀枪剑戟图案,不知道从哪里请来的画师弄的,老实说有点浪费,但看起来挺威武的。

反正后期都是裴家出的钱,无所谓了。对他们家而言,修一个已完工一半的坞堡,那根本就谈不上投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