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2/4)

随后锦衣卫官校推开方应物,继续押着方清之前行,方应物心里扭成了麻花也无可奈何,神思不属的跟在后面。

队伍一直走到午门下,与先前的数十名官军汇合,重新在阙下列队立好。而方清之被按住四肢,伏于地面上,背后铺有厚毡。

大概出于杀鸡骇猴的道理。廷杖向来并不禁止围观,甚至还鼓励围观。方应物站在外围,默默地看着行刑准备。

其实他更放心了,幸亏目前是成化朝。廷杖还算温柔,为了照顾大臣体面还有棉被厚毡之类物事捂着垫着,打不死人。若是正德朝刘瑾乱政以后。廷杖惨烈程度要比眼前状况严重十倍,那时候廷杖才是真正的酷刑。

忽的听见有人咳嗽。方应物侧头看去,不知何时刘棉花已经到了身后。不止是刘棉花。刚才在左顺门外伏阙诤谏的群臣也都受到这场廷杖的吸引,陆陆续续的过来了。

百十朝臣围成了半个圈子,神情复杂的望着最中心地面上的那个人。他们应该感激这个人,因为这个人是替他们受刑,让他们少吃了皮肉之苦。但也正是这个人,一瞬间的光芒万丈,让他们齐齐变成了配角......

这种心理活动的复杂程度,比方应物不知该如何表态是好的纠结犹有过之。

刘棉花忽然叹口气道:“老夫还是不明白,陛下为什么要当中廷杖方学士,想不通啊想不通。”也不知道是自言自语,还是说给方应物听的。

真是祥林嫂......方应物心里忍不住吐槽几句。此时絮叨这些有什么用?尽快接受现实才是正经。

与极度失望纠结于细节的刘棉花不同,方应物更多想的是结果,以及对未来大势的影响。

本来按照方应物对大势的“预判”,等到改天换地之后,刘棉花可以当五年首辅;而五年之后,刘棉花完成历史使命,就争取让自家父亲取代原本时空里的谢迁入阁。

然后自家父亲将会在阁十年到二十年,而自己则慢慢等着去接替。当然,二十年太长,二三十年后的事情谁也不敢说有把握,若时运不济那也就罢了。

但至少自家父亲的前途是可以预期的,方应物或许不敢预测几十年后的事情,但看清几年后的走向没什么问题。

上述这个接替顺序其实很完美,一代又一代严丝合缝的前后衔接,既不存在冲突,又可以尽可能延长富贵时间,不需要再节外生枝。

但今天父亲这廷杖挨下去,只要不死掉,个人声望再次攀升,那么未来只怕又要产生连锁反应了,说不定比预想的进度要提前几年,而且还可能要挤压属于刘棉花的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