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愤怒的次辅(2/3)

那么方应物进了翰林院后,若也获得这种资格如何是好?以方应物的能力这不是没有可能。大明官场讲究制衡,哪有父子双双成为储相的道理?

挟持这种舆论声势,刘珝又一次在内阁进行了激烈反对,方应物回归翰林的提议便无果而终......关键是天子顾忌到各方面态度,没有同意。翰林是侍从之官,天子不同意那就谁也没办法,

不过方应物回归翰林的事情黄了后。刘棉花又密奏天子。这次说起了别人的事情,言称六科积累了不少资深给事中,劳苦功高需要嘉勉外放,并附属了名单。

在朝廷文官中,有一种划分方式是分为内廷官和外廷官,最重要的内廷官自然是内阁、翰林、六科给事中,外廷官就是诸部院寺监大臣了。

六科给事中不过区区七品,主要工作就是两项,一是审查诏书。二是督察外朝诏书执行情况,必要时可以封驳诏书和纠察外朝过错。堪称是位卑权重的典范,与御史合称科道官。

刘棉花提议外放资深给事中,天子对此当然是乐见其成。对于一个讨厌麻烦事的天子而言,六科给事中尤其是敢言的资深给事中,简直就是牛皮糖。有强力大臣提出外放资深给事中。天子自然也就顺水推舟的同意了。

当天子的朱批到内阁时候,首辅万安等其他阁臣措手不及。但又没有反对的理论依据。七品的资深给事中做了六到九年后,连加几级变成四五品外放是大明官场中的规矩。

在刘次辅的亲自督办之下。拟定了四名资深给事中初步前程,各自升为为六部郎中、按察副使、布政使司参议等官职,然后要开始从官场中遴选够资格的精英补为给事中。

貌似屡败屡战的刘棉花再次提议,让方应物补充为给事中。

但是懂得官场规则的人都知道,给事中这项官职虽然品级不高却非同小可,上可封驳天子,下可钳制六部,另一个阁臣刘珝岂能同意?

于是狗血剧再一次在内阁上演,刘珝面无表情道:“给事中身居要冲,必须久在庙堂、精通政务者可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