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朝廷新动向(2/4)

项大公子很好奇的问道:“你不是向来消息灵通、深知内幕么?今天怎的如此迟钝?”

方应物没好气的说:“那是因为有我那老泰山在,从内阁大学士嘴里当然能获知很多消息。现如今老泰山已经回乡,我又能从哪里知道内幕?”当然。方应物没说出口的消息来源还有汪太监......反正现在也派不上用场了。

再说在真实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刘棉花丁忧这回事。也就更谈不上有谁能在成化十七年补入内阁,方应物自然无从说起。

因而方应物对眼下这个状况差不多也算是一无所知。更别说爆内幕了。不过倒是有个参考,按照真实历史轨迹,过几年次辅刘珝会被排挤并罢官,然后有尹直、彭时入阁,听说此二人都是万安的党羽。

项成贤又想起什么说:“还有一件大事,兵部尚书陈大人上疏请辞致仕了!听说天子不会强留,只怕兵部尚书的位置也要空缺出来。朝廷居然同时空缺一名阁老和一位尚书,这可是不多见。”

兵部尚书陈钺乃是著名的汪芷党羽,他现在要致仕退休。是很好理解的。如今汪芷眼看似乎已经失去帝心,处在风雨飘摇的倒台前夜,所以这陈尚书急流勇退,抢先辞官回乡,总比日后被当成汪芷党羽被收拾好。

一位正二品尚书只要回了老家,也就没人会追究什么了,也算是政治斗争的潜规则。听到此事,联想起汪太监,方应物只能深深叹口气。这历史轨迹有变的有没变的,惯性依旧强大。

方应物又对项成贤劝道:“如今朝廷正是多事之秋,你就老老实实选官混日子罢!不该关心的就别乱关心了,也不是你该关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