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哲宗帝宣召辽使,宋群臣胆战心惊(1/3)

赵穆听完后望向了哲宗。

这个时候老太监在赵穆的耳畔说道:“王爷,皇上问您这件事当如何处置。”

赵穆思虑之后,随即便笑着当众大声说道:“陛下!既然辽国使臣不辞辛劳来我大宋,如今又有要紧的事情,非要今日面见陛下,那么陛下将他们宣到殿上来也无妨。”

哲宗有点害怕辽国的使者把今天的和亲接风宴会搅黄了,让大宋在大理国面前失了颜面,下不来台。本来不想答应。

但看着赵穆那胸有成竹的眼神,还有他嘴角的微笑,于是打算相信赵穆一次。

哲宗皇帝随即说道:“好!传朕旨意,请.”本来哲宗下意识的想说“请”字,但他方才注意到赵穆说的是“宣”。请字才刚到喉咙,哲宗就强行咽了回去。

虽然这只是一字之差,但就是这一字之差其中蕴含的意味就大不相同了。

说“请”代表着尊重,说“召”的话,虽然没有“请”字客气,但也有邀请的含义。

但这个“宣”字,就显得随意多了,一般只有君王对一般的臣子才用“宣”这个字。意思偏向于“叫他进来”“把他叫过来”。

像对待赵穆,司马光这样的重臣,书面上也是用“召”字的。

哲宗本来想说“召”字,但看着赵穆那胸有成竹的表情,哲宗皇帝也将心一横宣布道:“传朕旨意!宣辽邦使臣进殿!”

听到哲宗的话,在场的文武公卿们,甚至包括大理国众人也都是心头一惊。

甚至司马光,蔡确,苏辙更是吓的浑身一颤。

只有忠孝王在内的一些武将们表现出了兴奋感。

大宋众臣们现在都有点怀疑自家皇帝是不是疯了。

宋辽虽然是名义上的“兄弟之国”,但天下人都皆知,大宋其实是辽国的朝贡国。按照古代的礼法,其实大宋就是辽国的臣子。只不过为了让这个说的好听一点,才用“兄弟”而不是“君臣”。

因为辽国开元建国比大宋要早的多,因此自真宗开始,都是尊辽为兄,宋为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