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一章 资本上门5(1/5)

于此同时;美国中部内布拉斯加州的一间办公室内,两位老者正在聊天。如果林大少在这里,一定不会陌生;其实不单单是林一栋,估计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年人,即便没有见过;也是听过两人的大名。

假设你在1956年把1万美元交给沃伦-爱德华-巴菲特,几十年之后就会变成数亿美元;仅仅是税后收入就有这么多!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40年前;是一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厂,在沃伦-巴菲特精心运作下,公司净资产从1964年的万美元,增长到2001年底的1620亿美元;股价从每股7美元一度上涨到9万美元。

作为投资行业的传奇,虽然对于新兴产业并不是很感冒;甚至一度被认为非常保守。但业绩却骗不了人,能够几十年如一日保持企业增长;让投资人赚到钱,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做到。

查理兹-塞隆品牌的影响实在是太大,加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情报能力;使得巴菲特第一时间就已经得到消息。

经过调查发现,发现公司已然是一个成熟体;对于有钱赚的生意,自然不会放过。如果抓不到机遇,估计也不可能成为世界公认的股神!

其实巴菲特并对于投资创业型公司,并不是很热衷;早在1987年给股东的信中,对于初创型企业的投资就有所提及。

巴菲特在信中表示:快速变化以及可观的回报两者并不能混为一谈。然而大多数投资者都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他们通常会给予那些听起来新奇、未来可能急剧变化的行业以最高估值。

这种愿景使得投资者乐于幻想公司未来利润,而不是面对今天企业的现实情况。对于这些投资梦想家,任何一次提前不见面的约会,都要好过与风姿绰约的邻家女孩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