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强赵十坑(2/3)

先是在魏国那边打开了局面,现今更在赵国朝堂纵横,更得到赵王的重用,都许出相国之位了。

如此下去,恐怕还不等自己入秦,就能名满天下。

这便是一份资本和证明,可比韩非现今混得好的多。

浩然兄也果然没说错,韩非的公子身份虽然为其带来了不小的好处,但却也有不少的缺陷,至少无法如同自己这般自由的做事。

而且韩非未来除非灭了韩王安登基称王,否则是不可能比得过自己的相国之路的。

在一个国家,公子可以有很多个,但相国却只有一个。

这可是真正的相国,而非左右丞相的那种。

“此为斯这段时日所观察谋划的强赵十策,还请王上过目。

可惜斯才疏学浅,作出的十策多有不足之处,对国内了解的也不够深入,王上需多多斟酌。”

从衣袖中取出早就准备好的一份册子,这是他专门为赵国定做的,还跟浩然兄讨论过几次,相对而言还算完善。

本来想在赵国再待一段时日,将之进一步完善,可惜他低估了那些人的疯狂,现今只能先行返回了。

“哦?快快呈上来!”

眼睛一亮,赵王偃没想到还能有惊喜,对李斯的那份强赵十策很感兴趣。

没有让寺人接手,郭开亲自从李斯手中接过那份书册走上去将之呈给赵王偃。

他跟别的臣子不同,本质上是王上的伴童,关系要更加亲近一些,尤其是在没有外人在场的时候。

赵王偃迫不及待的翻开书册仔细阅读,第一条就让他喜笑颜开,果然是能够强赵的十策。

认真观阅思索,时不时地问上几句,好对这强赵十策更有领悟。

等将这十策看完已经到了夜晚,赵王偃当即让人准备宴席,与李斯同桌共饮,进一步探讨那强赵十策,一直谈论到了第二天。

即便如此,赵王偃依旧神采奕奕,显得很是兴奋。

这强赵十策虽然还不是变法,但也很接近了,只要能实施下去,赵国必然能变得更加强大,同时也没有变法那般激进,阻力会小很多。

“此强赵十策是臣思索而成,并经过浩然兄润色,只是臣对国内形势了解的不够深入,此法还没有真正完善,也是臣的能力不足,只能进行到这一步。

后续的只能请王上和郭大人来完善实施……”

到了最后,李斯再一次提醒。

那强赵十策本身没问题,只不过会动一些人的利益,进而被对方反抗,期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就不好预料了。

再加上赵王偃那强势偏执的性子,翻车的几率没到百分百,也有百分之九十了。

所以必须提前声明,以后出了事情,别怪到我李斯的头上。

“李兄弟可是在担忧某些人因此而狗急跳墙?”

郭开若有所思,隐隐猜到了李斯的担忧。

赵王偃也面色一沉,同样想到了这一点,而且那些人是真的疯狂,先是派遣死士刺杀自己的心腹郭开,然后又去掳走魏国公主,还要围杀儒家浩然。

他完全相信那些人敢过来刺杀自己,是真的无法无天了。

“现今七国中,变法最好的是秦国,可即便当年的商鞅都没能落得好下场,有些事情我们不得不防。

有些人只看重自身的利益,至于自身的利益是否与国家整体相悖他们并不在意。

他们已经将自身从国家中获得的一切看成是自身私有的了,甚至将国家的部分私有化,不管是谁想要触动他们的利益,都会不惜一切代价的反击,这些人的存在都是国之蛀虫,甚至可以说是亡国之臣。”

李斯叹息,表示变法不现实,触动的利益群体太多了。

此言让郭开和赵王偃的面色都很不好看,尤其是跟昨日的事情结合起来,能很清楚的看到那些人的胆大包天。

“一群亡国之臣,着实该死!”

恨恨的将酒樽顿在桌上,赵王偃对那些人是恨极了,都是一群自私自利的亡国之臣。

有这些人在,赵国别说是变强了,能不衰弱,乃至衰亡都算老天保佑了。

而且之前郭开扳倒的那些人抄家时所抄出的钱财地契让他这个赵王都看的触目惊心,而这还只是抄出来的,至于那些暗地里隐藏的必然更多。

这可都是他们大赵的财富啊!

一年的税收大半都进入了那些人的口袋,大赵能强盛才有鬼了。

也难怪当年长平之战时他们大赵的粮草供应会出问题,逼得父王只能无奈催促廉颇尽快结束战争,甚至最后还临阵换将,导致长平大败。

不是父王无能,而是那群亡国之臣太坑了。

“王上,臣告辞了,我们来日再会。”

看了眼外面的天色,李斯起身整理下衣冠,最后向赵王偃行臣子之礼。

“小郭,持着寡人的虎符,调派三千武灵骑准备好一应物资,护送李爱卿他们安全回返小圣贤庄。”

赵王偃很是感动,最终取出随身携带的虎符抛给郭开。

原本他打算派遣一千武灵骑护送的,但强赵十策的出现让他看到了李斯更深层次的才华和对大赵的心意,便决定多派遣两千的武灵骑。

甚至若非担心魏国和齐国敏感的话,他都想将驻扎在城外的一万武灵骑全部派遣过去护送。

“多谢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