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魏王遗谋(2/2)

虽说无法如同赵姬那般作出各种高难度动作,更别说如同骨妖那般了,但却也差不了太多,足够配合着刚柔并济了。

强忍住心中震撼,梅三娘先是看了一遍,然后跟着模仿。

如此跟着学习了五遍后将动作全部记下,只是模仿起来很难。

虽说她是女子,并且年岁不大,但毕竟修炼了好几年的盾甲百炼,已经达到了三十炼的程度,筋骨比较硬实,想要作出这些动作来还是有些难度的。

田昊在边上一一指正,修正所有动作上的瑕疵。

之所以先学习外用动作,是因为柔功是对筋骨内部的改造,一旦外用姿势不正确,就会让筋骨增长出现偏差,那问题就大了。

所以动作必须足够标准,没有瑕疵。

梅三娘确实很有毅力,紧咬着牙将所有动作一遍一遍的重复,从没有喊出哪怕一声来。

而那些个高难度动作看的边上韩非和李斯头皮发麻,比之现今他们做的这个难了太多。

尤其是那些动作还需要自主完成,不能借助外力,难度会进一步激增。

这太要命了!

不过他们也能感受到之前喝下去的汤药效果,现今疼痛的那些地方有着温热酥麻的感觉,显然是药力起效了,在慢慢滋养柔化着筋骨。

当然,疼痛依旧,没有半分减弱。

“今天先练到这里,你明晚再来,等所有动作都练成后我再传你内修功法。”

到深夜时,田昊让一身大汗的梅三娘停下。

毕竟人家明天还要打卡上班的,不能迟到。

“谢谢老师,三娘明晚再来!”

浑身筋骨疼痛酸麻的梅三娘踉跄着爬起身来行了一礼,感激的道谢。

虽然还没有修炼内修功法,但用汤药配合着已经有了些效果,显然这门柔功是能够与盾甲百炼同修的。

这样自己就能多一条变强的路子,未来修炼有成也能更好的帮到师兄。

“浩然兄,可以将我们放下来了吗?”

等梅三娘离去,一直装着的韩非和李斯二人撑不住了。

“以后就用这种姿势睡觉!”

随口回了句,田昊就地摆出一个姿势一边休息,一边思索着接下来与信陵君的交锋。

他这边缺少情报,无法进行准确的估算,不过信陵君既然没有立即动手,那肯定是想在魏王增的登基大典上搞事情了。

说不定想要借助那个登基大典来为自身服务,借此强行登基成为新一代的魏王。

加上自身在魏国本身的威望和布局,真要杀死了乐灵太后和年幼的魏王增,登基称王并不是没有可能。

且不提田昊这边的思索,边上的韩非和李斯见其也摆出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入睡,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尝试着在这种剧痛中入睡,同时感叹以后生活的悲惨。

他们好不容易适应了硬功修炼,没想到立马来了个更狠的柔功修炼。

这鬼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且不提这边三人,另一边的典庆在忙活完手头的事情后,就吩咐人打造适合自身体量的战车。

“这要打造出来怕是得有万斤之重,十匹马都不一定能拉得动。”

负责铸造的中年汉子听过典庆的描述眉头瞬间皱成了一个疙瘩,很不理解这种奇葩的要求。

这种战车造型到还罢了,可这材质很有问题。

现今的战车主体都是木头制成,只有在需要的部位包裹铜板,整体下来也就两三百斤。

可现在这个却全部要用青铜铸造,还得融入别的材料提升硬度,还要这般的厚实,弄下来至少得万斤之重。

这玩意能上得了战场吗?

“你去打造便是,要尽快铸成。”

典庆没多解释,只是要求要尽快。

万斤重的青铜战车虽然听着很吓人,但拉动起来却不需要万斤,千斤也就够了。

而且自己在向先王效忠后被允许阅览王室的诸多武学,在内中找到一门主修力量的兵家硬功,与自己所修的盾甲百炼相合,力量也有极大的增长。

再加上现今自己已经成就硬功天人,力量进一步激增,拉动万斤战车在战场上纵横不难。

其实他以前就在为兵器而苦恼了,哪怕将手中战斧进一步扩大,依旧难以将自身力量发挥出来。

现有的兵器形态对他而言都太轻了,用着不得劲。

直到看到那三人的战车战术方才让他眼前一亮,认定了那就是自身所需要的兵器。

战车沉重,但却有轮子可以快速拉动,并不会影响自身速度,更适合在战场上冲锋纵横。

就算有同级别的高手,只要跑起来然后带动着战车甩过去也得被砸爆。

“我会尽快铸造出来的。”

点点头,中年汉子转身离去,着手铸造这种战车。

他原本就是属于披甲门的,从爷爷那一辈就在了,专门负责兵器打造,典庆的那一对战斧就是他和父亲打造出来的。

虽然不是什么名器,但却足够坚固,哪怕跟名剑对拼也不会有问题的。

现今这种青铜战车虽然体量很大,但也正因为体量大而简单,甚至都不用捶打,直接按照比例调配好青铜,熔化浇铸就成。

只是得请几位修炼火属性功法的高手辅助炉火融入青铜使之熔化。

“可有收获?”

将中年男子送走后,典庆面色一肃,沉声问道。

他知道信陵君肯定已经来到大梁城了,并且在暗中布局,如果能将之提前找到,他们便可提前破了对方的局,从而占据主动权。

若能将信陵君抓起来,更好。

“找到了一处地方,但我们人过去的时候已经没人了。”

边上的一名汉子阴郁的道,那一战怕是无法避免了。

犹豫了下,又开口道:“当年离开的那些人也肯定会参与此事,我们真要下手吗?”

虽然没有找到人,但从留下的痕迹他们判断出当年跟随信陵君离开的那些同门师兄弟也回来了,接下来怕是要同门相残。

“尽量擒贼先擒王吧!”

叹了口气,典庆也不想跟那些同门刀剑相向,可对方逼得他不得不如此。

“大师兄,我们大魏的未来……”

再次犹豫了下,大汉对未来很是迷茫,内心也有挣扎。

“你是想说信陵君也许会做的比王上和太后更好?”

典庆反问了句,他能猜到这个师弟的心思,想来很多师弟也都在迷茫吧。

毕竟王上太过幼小,乐灵太后也不足以执掌整个魏国,接下来十几年魏国难有大的作为。

相比起在蒸蒸日上的秦国,他们大魏的未来渺茫。

大汉没有言语,显然是默认了。

“先王曾经跟我谈过心,说起过他与信陵君的过往,那时我才发现先王的英明,那才是一国之君应有的姿态和智慧。

相比起来信陵君太过激进,做事也不择手段。

他要是成为了魏王,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抽调全国所有青壮,乃至女人入伍成军去跟秦国血拼。

也许在联合诸国的情况下能将秦国拖垮,但魏国也就废了,到时北方赵国,东方齐国,南边的韩国楚国会不会攻打过来是个未知数。

而且大周的覆灭已经让天下诸国彻底失去了那层缚束,都想要统一天下,成为下一个大周。

就算灭了秦国,战争也不会停止,到时候被打废了的魏国还是抵挡不住他国的兵锋,会被毁灭。

这是一个死局,现今的王上和太后至少能维持住魏国的一份安定。

而且秦国内部也有一个巨大的隐患,秦王政和吕不韦他们必然会有一决。

如果秦国挺不过去,不用我们动手就会衰弱。

说不定我们还能趁虚而入,虽然这种思想很保守,但却很稳定……”

典庆耐着心思解说,这是他当初向先王表明决心后,先王对他说的,让他明白了很多事情,也明白了大魏的未来。

然后他被先王任命为大将军,继承了师父的位置,继续守护魏国。

先王的话语很明了,就是魏国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霸主了,作为弱者要有弱者的觉悟,真要去做枪头鸟只会被秦国所针对。

为王者要顺势而为,逆势而上只会自取灭亡。

信陵君就是不明白这一点,才在外接连吃亏的。

现今休养生息是最重要的,甚至上次合纵他就不太同意,先王也是犹豫了很久才无奈应下的,然后就败了,让大魏再一次遭受重创,先王也一病不起,最终撒手人寰。

先王虽然去了,但他会继续守护先王的意志,守护好大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