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金乌血脉(2/2)

“伱也听过那个传说?”

无名讶然,这个传说知道的人不多,尤其在这个大周早已经没落,乃至消亡的时代。

“你说那把剑又叫赤霄?”

问出了另一个重点,赤霄这个名字他前世听说过。

“据古籍记载,凤鸣剑是以姬考精血血祭而成,铸成之时有凤凰冲天而起,燃烧的烈焰将雨云都染成了赤色,所以又名赤霄,更被称为是一把帝王之剑。”

依旧没有隐瞒,将自身知晓的道出。

无名现在已经看透了一切,只想着保全下儒家,否则他死后也难以安心。

“赤霄!帝王之剑!”

念叨着那两个词,田昊感觉罗网的目标渐渐清晰了,果然是想要改朝换代,甚至连人选都已猜到。

“你可以死了!”

没再询问,田昊弹出臂甲中的短剑刺入无名眉心,直入脑髓,随后将其灵魂抓出,尸体也拖过去跟楚南公的放一块,用来蕴养那些名剑名枪。

天人境强者的身体非同凡响,说是一种天材地宝都不为过,对名剑是大补之物,能增强灵性,说的简单点就跟血祭差不多。

贪狼枪灵那边没让田昊久等,没过多久提炼出一滴灿金色的血液,正是东皇太一体内的三足金乌血脉。

虽然远远不如直接源自于三足金乌的神血,但也勉强能用。

没做耽搁,将那滴灿金色血液收入体内,运转从天泽那里得来的秘法炼化。

六指黑侠见田昊没动东皇太一的下半截身子,想了想,将掩日剑刺进去,掩日剑能够克制三足金乌,同时三足金乌对掩日剑也是大补之物,吞掉东皇太一的三足金乌血脉必然能获得极大提升。

“蒙将军,本相需将捷报带回咸阳,便不久留了。”

吕不韦在六剑奴的护送下来到王宫这里,看了看周围的一片废墟,再看看闭目运功的便宜女婿,最后抬头看了眼依旧在高空中盘旋警戒的机关黑雀,向蒙骜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本来还想跟那个便宜女婿交流两句,现今看来这次反杀其本身也损伤不小,短时间内难以缓过气来,自己没必要在这里继续等下去。

而且自己离开也能将六剑奴和罗网杀手带走,免得留下来又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目视着吕不韦带人离开王宫,蒙骜翻身下马,将挂钩上的长矛取下,笑呵呵的走向无名和楚南公的残躯,将两件兵器也插上去。

这种天人境强者的血肉可是宝贝,有此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甚至机关黑雀上的鹦歌众女都将自身的兵器投放下来,被徐夫人带着插在那残躯上面蕴养。

“不愧是我大秦的护国神兽!”

目光转向将田昊护住的大黑,蒙骜一张老脸笑得跟朵菊花似得。

这次是一大胜利,几乎没多少损失就拿下了巩城,还灭了魏国的所有魏武卒,尤其是后者。

以前他们大秦跟魏国交战,没少在那魏武卒手上吃亏,现今却零伤亡的将魏武卒给灭了,单单这一笔功绩都足以让自己的爵位提升一级了。

儿子那边也能跟着沾沾光,此次可谓是大获丰收。

也难怪王室如此重视那个大家伙,有这尊黑龙存在,足以胜过千军万马。

至少在水中是无敌的,来多少人都得死。

在蒙骜感慨之际,蒙武已经率领大军将城内快速清理,并派遣大军占领城墙,修复那些床弩和被投石机砸破的城墙,防止另有敌军过来。

最后黄金火骑兵和一万大军到王宫外边的一些府邸屋舍中驻扎居住,现今天气转冷,夜晚如果没有一个避风的地方居住,很容易感染风寒的。

蒙骜则率领三千亲兵在王宫内部扎营,并将那些宫殿废墟中的木头弄出来点燃,烧起一个个巨大的火堆,将王宫照得亮如白昼,防止有人借助夜色潜入进来搞事情。

安排好一切,蒙骜方才带着两个孙子来到主账中吃饭歇息。

“此战大获全胜,甚至超出了之前的预期,你们以为接下来该如何?”

吃过夜食,蒙骜向两个孙子发问,算是一次考量。

蒙恬兄弟两也看出这是一次考量,没有立即回答,仔细思索起来。

思索了好一会儿,蒙毅看了看依旧在沉思的兄长,心中有了些想法。

“孙儿以为可效仿黄天侯在百越的做法,将东周国内百姓迁徙到大秦西方,若黄天侯能顺利拿下陇西之西,足以安置这些人。”

这是一次大功,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扩展。

如此一来对他们大秦怀有恨意的东周国国民被转移走,过后再迁移些老秦人过来扎下根,便可将这片地快速掌控。

蒙骜依旧没有立即评价,静静等待长孙蒙恬的思索。

相比起经过那位黄天侯调教的长孙,次孙蒙毅却要差上一些。

“爷爷今日身先士卒,率领大军拿下巩城,却也身受重创,爷爷可借助机关黑雀或者黑龙一同返回咸阳疗养。”

思索了好一会儿,蒙恬方才开口,但说出的话语却听得蒙毅一脸懵逼,呆萌的眨巴下眼睛,不明白兄长在说什么胡话。

这一战打得太轻松了,爷爷也毫发无损,怎么就重伤了?

“好,等黄天侯他们修养好之后,爷爷就借助黑龙回咸阳。”

满意的笑了笑,蒙骜很是欣慰。

这个长孙算是养成了,自己也能放心了。

“大哥你在跟爷爷打什么哑谜呢?”

蒙毅低声问道,还是想不通两人心里面的打算。

蒙恬开口解说道:“老师曾说过,战争是朝堂的延伸,深层次的理解下就是我们武将的根基永远在朝堂,对于战争的思考必须加上朝堂那里,别忘了当年的武安君。”

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蒙恬将声音压得很低,若非蒙毅在认真倾听的话都难以听得清。

而武安君这个名号听得蒙毅沉默了,那的确是一个禁忌。

据他所知,当年武安君的死在秦国内闹出了很多问题,甚至到现在都没能缓过劲来,连秦国立国之本的军功爵体系都遭受到冲击,可以说是遗祸无穷。

如此的话,他们蒙家确实不宜再立战功,否则过犹不及,甚至有可能会成为灾祸。

“可那位黄天侯不忌惮这些吗?”

问出心中不解,蒙毅感觉这个道理跟那位黄天侯对不上号。

那位先是护送公子政归秦,并带来了护国神兽黑龙,之后又在百越先后击败重创韩国和楚国大军,紧接着又将整个百越都带着归附大秦。

还没等缓上一口气,又去了陇西那边,估摸着过后又是个大功,现在还过来辅助他们覆灭魏武卒,并拿下巩城。

这功勋立得有点多啊。

“老师的根基不在朝堂。”

意有所指的道了句,蒙恬认为那位老师是不怕这个的,因为老师的根基是公子政,而非那位秦王,甚至在朝堂都没什么根基。

要知道那位可是带着一半的王室去了陇西,还是先王的女婿,有此作保,只要不公开谋反或者割地称王,王上和朝堂那边都没有理由去针对。

“恬儿,带着你弟弟去你老师那里守着。”

挥了挥手,蒙骜越发想要将次孙蒙毅也塞到那位黄天侯身边学习,对方的一些理念让他都大受启发,两个孙儿跟在其身边肯定能成长的更快更好。

更别说那位还是公子政的老师,几十年后的秦国必然是那位公子政的,先行过去布局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这一点不管是对两个孙儿,还是蒙氏一族都很重要。

“孙儿告退!”

蒙恬起身走出大帐,蒙毅也起身跟着走出。

“来人,让蒙武来见本将军!”

等两个孙儿离开后,蒙骜思索了一会儿后向守在外面的亲卫下令。

他确实有急流勇退的心思,毕竟新王才刚刚登基,还是以那种方式登位,最是敏感的时候,此时不宜立下太大的功勋,否则被猜忌的话蒙氏一族未来就难了。

这是千百年来都维持着的一个规则,帝王执政早年和晚年都不宜立大功,居高位,否则很容易被盯上的,武安君当年遭劫也有秦王稷为后代铺路的心思,免得新王登基压不住武安君。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将此战首功让给吕不韦。

不过在离开前得将这里的事情安排好,让那个儿子暂时稳住,等待王上另外派遣大将过来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