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无题(1/3)

大连,军情部。

郭大靖和马民等人围坐在桌前,讨论商议着各项布置,主要还是围绕勤王行动所做的各项准备。

“永平、迁安、丰润、遵化,或是昌黎、滦州、宝、香河,进至蓟州,沿途容易从城池中获得补给,    麻烦的是守军未必会开城门让我军进去。”

“如果从秦皇岛登陆,走抚宁、迁安,直扑三屯营,再到遵化,虽然没有进城的困难,但沿途村镇较少,补给难以获取。”

马民在地图上指点着,给郭大靖做着介绍。

这三条路,历史上有两条是明军走过:一条是袁崇焕率关宁军走的,一条则是山海关总兵赵率教走的。

袁崇焕的目标地是蓟州,要争取在此挡住建奴,不使京师受到惊扰;赵率教也是奉袁督师的命令,前往遵化加强防守,堵住建奴。

但建奴已经破关而入,三屯营、遵化首当其冲,赵率教率领四千骑兵就好象直接撞向数万建虏,自取灭亡似的。

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也是如此,建虏破关后,并未急进攻取三屯营和遵化,而是以逸待劳,设伏全歼了赵率教所部。

如果事后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袁崇焕给赵率教的命令有很大的问题。

建虏破关的喜峰口离三屯营只有五十余里,而山海关距三屯营则是二百六十里。这还不算袁崇焕和赵率教是后得到的消息,    在时间上已经大大落后。

所以,赵率教率领的是骑兵,    建虏也不是靠两条腿绕道入关的。从时间和距离上,    都是不可能抢在建奴之前进入遵化防守的。

郭大靖不敢说胸有成竹,    但他知道,率部抄袭建奴后路的时候,几乎没有太强的敌人能够阻挡东江军的脚步。

“秦皇岛、永平、抚宁、迁安,分兵袭攻三屯营、遵化。”郭大靖伸手划出最直接的行进路线,“也不需太多的补充地点,永平、抚宁、迁安有一两处便够了。”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粮食物资的补给,不必太过考虑,某自有办法。”

进入京畿地区作战,郭大靖并不如何担心粮草物资的问题。至于城池不让进,村镇呢,预先囤储些,也不算困难。

听了郭大靖的计划,周庆和马民想了想,都表示同意,但也提出了条件。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都不叫问题。”郭大靖很慷慨地表示会拿出银子,    派更多的谍探前往京畿,并就地购买屯储物资。

除了自己屯储,还有所过之地的富豪地主,也要调查清楚,列出名单和资料。郭大靖可不准备对他们客气,也该是他们毁家纾难的时候了。

建虏是既抢财又掠人杀人,郭大靖好歹还讲究一些,只劫财不要命。

“铁匠铺在抚宁再设一个?”周庆征询般地看向郭大靖,这又要花些银子,打造一批火箭发射器就地储存。

郭大靖痛快地点头答应,说道:“在山海关、永平、抚宁、迁安等地,安插些人手,兴许在攻城的时候会用到他们。”

攻城?!周庆和马民对视一眼,都露出些许惊诧。

这恐怕不是光攻打被建奴占领的城池,如果有需要,连明军把守的也要拿下来吧?

郭大靖微微一笑,也不说得太多。反正只管拿出银子,让周庆马民去抓紧布置。

眼线布得多,不光是这次有用,从长远考虑,也将成为东江镇的耳目和喉舌。

“建奴若真绕道入关,会不会只留少量人马看家,尽乎是倾巢而出呢?”在接下来的闲聊中,周庆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显然,从表情上看,这个疑问藏在众人心里很久了。

满打满算,东江军跨海奔袭的兵力也不超过三万,若建虏兵力雄厚,异地作战的危险性很大。

郭大靖其实也不敢十分确定,只是依据历史来做出的分析判断。

整理了一下思路,郭大靖微笑着缓缓说道:“不排除这种可能,但依皇太极的性子,以及后金高层的想法,倾巢而出的可能性很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