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科学结合玄学!神话照进现实!全国封锁!(一万五)(1/5)

就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为大炎国的突然公告而焦头烂额的同时,龙郡航天局会议室内,连续多日讨论人造天庭方案的专家们,也遇到了一个大难题。

“多项提案已经基本落实,但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该项目有点太超前了。

我们的技术,并不足以支撑如此超前且庞大的计划。”

周庆年的一番话,说中了这几日来困扰在诸位专家心中的主要问题。

所有的方案,最终都会绕回到核心技术不足的问题上。

宇宙层面的大规模建设,放眼全世界,大炎国也是头一家,自然无有借鉴之处。

整个过程,完全是摸黑寻路,不断碰壁罢了。

“我们的科技发展虽然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在面对这样的超级工程时,我们仍然显得力不从心。”

另一位专家孙宇航说道:

“我们的人造天庭方案,虽然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克服的困难太多了。”

“比如说,如何稳定控制宇宙能量,如何确保在持续的宇宙射线辐射下,我们的宇航员和设备能够保持正常的运作。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无法解决的问题。”

孙宇航接着说。

“我们需要的科技,远超我们现有的知识体系。”

一位物理学家感叹道,“如果我们要进行这样的大规模建设,那么我们需要的知识和技术,将会比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要多得多。”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尝试着和其他国家合作,共同推进这个项目呢?”周庆年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

“这个可能性很小。”一位熟知国际关系专家摇了摇头,“各国之间的竞争和矛盾也是日益尖锐。想要在这个时候达成合作,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钦天监恐怕不会允许。”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尝试着放缓这个项目的进度?”另一位专家提议说,“我们可以先进行一些小规模的建设,然后再逐步推进?”

这个提议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但是也有一些人持反对意见。

一番激烈的讨论不可避免的展开,一众专家们在这件事情上浪费了许多时间,但依旧没有一个能够解决当前问题的答案。

项目才刚刚开始推进,难道就要面临停滞?

这份压力,让在坐的一众专家学者,各个面色严峻,会议室的气氛也逐渐变得凝固。

就在此时,会议室的门被从外推开,赵启面色平和的走了进来。

看到赵启,周庆年就像是看到了希望似的,赶忙站起身来,把目前众人所面临的问题详尽告知:

“赵监使,人造天庭的项目,虽然定下了一个大方向,但实际讨论中,还是有很多问题有带解决。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核心科技。

我们当前的科技,并不足以让我们完成人造天庭这种庞大的航天建设。

这个方案太超前了,粗略估计,至少得五十年之后,才有希望能够落实。”

听到五十年这个期限的时候,赵启的眉头稍稍皱了皱。

“不行,我们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五年之内,必须要完全落实人造天庭的计划。”

赵启的这番话,让整个会议室内鸦雀无声。

五年时间,在科技水平完全不足以支撑建造计划的情况下,这分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在坐的各位是航天业赫赫有名的顶尖专家,在此刻也完全给不出任何更有效的建议了。

赵启能够感觉的到,专家们的斗志有些消极,但他在这种情况下,却是面色轻松的笑了起来:

“都别愁眉苦脸的了,有问题我们解决问题就是了。

既然单纯的科技无法支撑计划实施,那么我们也未尝不可转换重心,从另一个层面来解决问题。”

“另一个层面?”

专家们纷纷好奇的看向赵启,周庆年更是忍不住心中的疑惑开口问道:

“赵监使,除了科学,还有什么能够支撑如此庞大的航天工程?”

“科学不行的事情,玄学未必不可……”

赵启说完这番话之后,便转身离开了会议室,但这番话却是让在坐的各位专家一头雾水。

玄学?在这件事情上,玄学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大炎国的航天体系,已经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一次次向着未知的领域发起冲锋,最终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但这一次,当大炎国将目标瞄准了宇宙之后,却发现他们所面对的困难,远比之前所遇到的任何困难都要更大。

技术不够,时间不足,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想要启动玄学,也是找不到丝毫的头绪,更别说搞清楚赵启到底在想些什么了。

因为赵启的这番话,一众专家再度开始了激烈讨论。

只是这些专家们并不知道的是,赵启在离开了会议室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拨通了一个神秘的号码,随后低语了几句。

当赵启再度挂断电话看向窗外的天空时,他眼中的蒙蒙雾霭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坚定。

……

二十分钟之后,钦天监的门口便停上了一排黑色的轿车。

特工们纷纷驻守在车队附近,使得那些好奇的民众,根本无法靠近。

钦天监的大门从内侧缓缓打开,紧接着一众院士纷纷面色凝重的上了车。

十位司长,以及各司部最精英的院士纷纷一同出动,在他们上车之后,浩荡的车队便接连消失在了道路尽头。

除此之外,不少特工们还从钦天监内搬出来了一些看起来非常精密的箱子。

陈雪一直在一旁小心提醒:

“这里面都是非常精密的仪器,千万要小心运送……”

整个过程足足持续了有将近一个小时,车队离去,钦天监的门前方才再度归回平静。

陈雪转身关上了钦天监的大门,随后就拨通了赵启的电话:

“监使,已经按您所说的,院士们纷纷出发了……”

“好,我知道了。”

赵启挂断了电话,同时也轻轻的长舒了一口气。

显然,这就是他所说的玄学层面……

既然代表着科学的一众专家们无计可施,不如就让代表着玄学的院士们也参与进来。

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似如水火,但在当下,或许也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

院士们在抵达航天局之后,就立刻被带入了会议室里。

看着一众不速之客的到来,周庆年等人纷纷一脸错额。

“你们是……”

“周教授,他们都是我钦天监的部下,今日来是和各位一同探讨一个解决方案的。”

赵启走了进来,并示意司长和院士们纷纷就坐。

院士们早就听闻了人造天庭的事情,因此他们都因为能够参与到这么重要的事情中来而欣喜不已。

但专家们却是各个好奇不已。

钦天监的内部体系,到现在也没有外人知晓,因此大家都很好奇,这些院士到底在钦天监内从事着怎样的工作。

不过疑惑归疑惑,毕竟是赵启亲自组织的联合会议,大家自然不会把这种情绪表现出来。

“周教授,说说吧,现在的问题……”

在赵启的示意下,周庆年半信半疑的点了点头,随后便看向了十位司长说道:

“各位,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天庭如何固定在宇宙区域,并且彼此之间还要存在必然的联系,至少能形成一个整体。

按照赵监使所说,人造天庭有九个大型平台,彼此之间还要有相连的通道。

这是目前科技无法实现的,没有一个基点,甚至连第一步要如何建造,我们都不知道。”

十位司长闻言,纷纷好奇的看向了面前的概念图纸。

他们之前虽然听说了人造天庭计划,但这也是他们第一次真正了解到该计划的全貌。

“妙啊,这简直是一比一复刻了文字记载中的天庭!”

让周庆年等人没有想到的是,神话司司长周三海只是看了一眼图纸,便颇为欣喜的赞叹了起来。

“古籍中对天庭的描述,九界九门,划分天地。

正南树立南天门,为天庭主入口,东,西,北三门为天庭界守之地!”

“没错,遥望天际,九天之上紫薇之星与北斗之星遥遥对应的地方,正是建立南天门的绝妙之处!”

民俗司司长李泰教授也欣喜不已。

“纵横以天罡地煞之数排列天宫,主要建筑可以建立一百零八种。

三十六天宫,七十二宝殿,分别修筑在这天庭之上。

我们,是在开创神界,让神话照入现实!”

院士们激动的讨论,让周庆年等人纷纷是一头雾水。

他们到底在激动些什么?

之前的难题没有解决,现在还增设了项目的难度,这不是帮倒忙呢吗?

果然,专家之中,有人提出了这份不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