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称帝 第七章:陈轸跑不过猴子(1/2)

    这幅画再次颠覆了殿内众人对画的认知。

    春秋战国时期,大多绘画形式都是壁画,青铜器刻纹之类的装饰。像李昊这样构图完整,布局严密,色彩明亮,意境绝美的国画创作方式,还是第一次出现。

    “内侍,将此画挂于王座上方。孤要时刻提醒自己,同时也时刻提醒众臣万里山河之壮丽。霸业未成,吾等不能懈怠。”

    内侍长领命,召来数名护卫,小心翼翼将画挂在了墙上。

    “先生开创了书画一道之先河,功莫大焉。寡人有个不情之请,文房四宝如何用之,先生可否为孤展示一番?”

    李昊自然无不应允,先介绍了四宝之功用,齐王命人搬来桌案,忠伯辅助工作已经相当熟练,转眼功夫文房四宝已经备好。

    李昊执笔略一沉思道:“昊于昨日傍晚来到国都,临淄城之繁华,昊生平仅见。凭栏远眺,慨叹之余,不禁心生忧思,于是做了首词。今日,便将其写下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彻应有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只盖了一方郯子氏的印章,而之所以选这首虞美人,李昊也有自己的心思。

    齐王回到王座,静静欣赏了片刻手中诗词,忽然高声道:“己昊听诏:今贤士郯子氏创造文房四宝,其功可比燧皇,其德可比文祖。己昊开创书画一道之先河,献黄庭经字帖和万里江山图,其贤可比上古先圣。今封己昊为上卿,赐郯国旧地为其封地,号‘炎君’,非召可不来朝议;赐万金;织锦丝绸十车;侍女美妾十名;随从仆人一百;车架百乘;即日回归封地,全力督造文房四宝。”

    “令:淳于髡携文房四宝出使周王室,以表炎君之功。文房四宝乃文明传承之神器、江山社稷之神器、教化万民之神器,可比九鼎之重,当录入周朝史册,昭告天下。”

    此行目的达成,陈轸如今就像那只猴子,已经跳到了李昊手掌心,他那两条腿还跑不过猴子。

    李昊强忍激动拜谢了齐王赐封。

    炎君之名,犹如秦孝公赐商鞅商君封号。所以后世人,大多称呼卫鞅为商鞅。而炎字之由来,盖因为郯国所在地就是古炎地,郯国的炎字旁也是由此而来。

    李昊刚才之所以选择虞美人这首诗,只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小技巧—心理暗示。不管是前面的一段旁白,表达了忧思之情,还是后面诗句中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全都凸显了一个核心主题,李昊想念故土了。

    至于封地,李昊一点都不担心。不说文房四宝的价值,齐王必然会有赏赐。书画两道面世,李昊也是功莫大焉。再说文房四宝想要大量生产,就需要众多人手。他不给李昊封地,谁来制造文房四宝?

    而李昊之所以选择郯国旧地,原因有四:

    其一炎地乃郯子氏故土,他身为郯子氏唯一的嫡系王族,郯国百姓更容易接受他,方便后期统治管理。

    其二郯国地理位置好,本身就是富有的泗上诸侯国之一,有泗水相通,交通便利,贸易发达。另外,东临大海,未来可展开航海贸易。同时可以制作细盐,这可比现在苦不拉几的粗盐强多了。只此一项,就足以撑起郯国经济。

    其三郯国战略位置好,上有齐国、下有楚国,唯有左右逢源,他才能获得最大利益。

    其四其他地方大多封了出去,只有炎地因为动荡,今属齐国明属楚国,暂时没有封给别人。如此鸡肋之地封给李昊,齐王一点都不心疼,因为谁也不知道炎地,明天还是不是齐国的领土。将其赐给李昊,还能收买人心。

    中午,齐王设宴款待李昊,自然是宾主尽欢。

    此次临淄之行,李昊目标超额完成,不禁得到了封地和重金,还获得了炎君封号,以及上卿之职。

    一般诸侯国只有三个上卿,周天子封两个,诸侯国封一个。上卿权利太大,还不听话,诸侯国肯定容不下。所以各诸侯国又整出个新官职,那就是相国或者相邦。相国和上卿品阶一样,但却架空了上卿权利。所以,上卿多是虚职,正符合李昊需要。

    回到客栈,还没怎么休息,门外就响起了敲门声。

    “公子,淳于髡大夫求见。”

    李昊眼睛一亮,这货可是巧舌如簧的人,此次出使周王室,自己收获如何,全靠这货周旋。

    “走,随我迎接淳大夫。”

    淳于髡早已等候多时,见李昊出来连忙上前拜道:“淳于髡见过炎君。”

    上卿虽是虚职,但官阶仍在士大夫之上,李昊也受得起对方一拜。

    “淳大夫不必多礼,此次出使周王室,舟车劳苦,昊还要仰仗淳大夫。”

    “炎君客气,齐王所命,淳某自当尽力,不辞辛苦。”

    淳于髡谦让了一句又道:“淳某此来,一为出使之事;二为炎君带来了齐王封赏。炎君乃齐国上卿,身份尊贵,临淄城自然有官邸。齐王封赏众多,淳某已安排送到了府上。请炎君随吾来,吾带汝回府邸。”

    李昊闻言有些意外,恍然间想起是这么回事。有句话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官邸也是如此。

    在其位,住其宅。不在位,让出来。

    片刻后,众人来到了一座府邸前。只见此宅占地足有数亩,紧邻齐国王宫。亭台楼阁、雕龙画栋,妥妥的一处豪宅。

    “淳大夫,这座府邸前主人是?”

    淳于髡笑道:“炎君可知威王变法的主导者是谁?”

    李昊面色一变道:“难道是邹忌邹夫子居于此处?”

    淳于髡点头道:“邹相在威王时,主持变法,任相国之职。宣王即位,念其劳苦功高,封上卿,居此宅。”

    大家都知道田忌赛马,田忌素有大才,孙膑都是其门客。围魏救赵、减灶计都是其主导。然而,就这么一位牛人,却被邹忌逼的远走他乡,可见邹忌手腕之强。

    可惜,邹忌年初刚过世,李昊没能一睹对方风采,反而占了不少便宜。一国三上卿,李昊这个上卿就是接替了邹忌的空缺,如今又占了人家的房子,还真有些说不过去。邹忌封地为下邳,紧靠郯国,大家还是邻居,以后免不了和其后人打交道。

    交接完齐王封赏,李昊拿出百金递向淳于髡道:“淳大夫,此行路远,些许金子且留作盘缠。”

    “不敢,淳某奉命行事,一应花销齐王早有准备。不过,淳某有一事相求。此次出使周王室,除了文房四宝外,淳某想请炎君赐下一副字,一同呈给周王室,如此更能证明文房四宝之妙用。”

    李昊含笑摆手道:“这个简单。”

    摆上文房四宝,吩咐忠伯研墨。李昊沉思片刻,一篇吕蒙正的寒窑赋跃然纸上。当然,此赋非彼赋,一些不恰当的地方,李昊全部做了修改。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老子原是寒门,鬼谷亦是白身。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孙膑刖刑黥面,能做大齐军师。晋国虽强,三家分而食之;秦国虽弱,穆公五霸称雄。扁鹊有妙手回春之能,到老无封;宁戚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重耳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执掌一国玺印。

    ......

    吾昔寓居莱芜,朝求陋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卿,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有故土之封地,得炎君之尊号。遥想先祖,蹉跎百年,荣光复矣。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此赋一成,淳于髡不由大声叫好。

    李昊选此赋也有其用意,如今周王室名存实亡,周天子乃是周慎靓王。虽然名义上是正统天子,但实际上却毫无威严。除了国都洛邑还能管管,其他地方早就脱离了掌控。相比于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实际上也就是个穷酸,寒窑赋正适合对方此时的境遇。

    文中不仅有贫贱不自欺、不自弃的劝勉之意。通篇所讲的时运,更有宽慰之情。暗含周王室如此窘状,非你周慎靓王之过,待到时来运转,你周慎靓王照样能像先祖一样,重振国柞开创不世之功。

    古人重师出有名,讲大义背大旗。周天子不管怎么说,如今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李昊创造文房四宝不仅有功,寒窑赋也是投其所好,就算周王室穷,没什么实物可赏,但是弄个虚名下来,李昊未来也能扯个虎皮拉个大旗,这是稳赚不亏的买卖。

    “淳大夫,此赋您收好。”李昊将寒窑赋递给淳于髡又道:“另外,吾闲时练字,略有拙作。淳大夫为李某奔波,李某甚是感怀,这篇随笔送与淳大夫,还望莫要嫌弃。”

    淳于髡大喜,毛笔字潇洒灵动,文字之美尽显其中,齐国朝堂趋之若鹜,谁不想临摹李昊的字?李昊一副字又何止百金?

    “多谢炎君,淳某惭愧,确实想求炎君一字,时时习之。此次出使周王室,请炎君放心,某必全力以赴。”

    “淳大夫也不必太过在意,只是吾身为亡国之人,无时无刻想着光复祖宗荣光,如今回归故土,希望能恢复先祖祭祀。”

    李昊不着痕迹的点了一句,若能得周天子一句话,那李昊未来身份在大义上将再无问题。

    淳于髡是何等精明人,闻言不禁面露犹豫。李昊是世袭子爵,若周天子真承认了李昊身份,那炎地就相当于成了李昊继承的祖地,身份上将和齐王持平,不管炎地多小,那也是一方诸侯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