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称帝 第三章:忽悠一个是一个(1/2)

    有句现代诗曾写道:古时书信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莱芜距离临淄不远,不过古时道路不好,就算驾车也要走上一天。

    “公子,前方有片桃林,我们在此处歇歇脚吧。”范忠停下车回头请示。

    李昊也不赶时间,马车没有减震装置,一路颠的他头晕脑胀,正好出来透透气。

    “忠伯,这天已过午时,你把釜搬下来,我搭个小灶,咱们不赶时间,干脆吃饱肚子再赶路。”

    范忠很是无奈,古人每日只吃两餐。一为朝食,早上八九点吃饭;二为餔食,下午四五点吃饭。自家公子可好,每天早中晚三顿饭雷打不动,半夜还得跑庖房再弄点吃的。身体比半年前壮了许多,体重都长了十多斤。

    俩人一通忙活,釜中不大会儿就飘出了肉香。自从有了钱,李昊在吃上,绝对不会亏待自己。只是古代调料不多,味道有些差强人意。

    李昊正跟一碗肉糜较劲,远处又驶来一架马车。本以为只是个路人,李昊也没在意。结果,马车却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一位中年人。

    对方走过来,弯腰端端正正行了一礼道:“陈轸见过公子,早上急着赶路未曾进食,如今肚肠饥饿,欲向公子购买些肉糜饱腹,不知公子愿否?”

    李昊初时还没在意,听到名字不禁一愣,满脸讶然的道:“你说你叫什么名字?”

    对方重新拱手朗声道:“在下陈轸,见过公子。”

    “陈轸?用画蛇添足劝退昭阳退兵的那个陈轸?”李昊不大确定的道。

    陈轸有些惊讶,古人重名,李昊能喊出他的事迹,陈轸自然高兴,神色也显得亲近许多,拱手笑道:“微薄贱名,陈轸惭愧,正是在下。”

    李昊眼皮一跳,心中直呼卧槽,这位可是牛人,战国有名的谋士纵横家。像画蛇添足、卞庄刺虎等很多成语都跟这位主有关,其才不亚于苏秦、张仪二人。

    李昊连忙起身正了正衣冠,同样郑重向对方行了一礼道:“李昊见过先生,久闻先生才名,一直未能相见,今日终于得偿所愿,昊甚是高兴。此处条件简陋,先生不必客气,请随意安坐。”

    说着亲手为陈轸盛了一碗肉糜。

    战国时期没有高凳,古人习惯跪坐。李昊在地上铺了一张粗布,中间摆了一张矮桌,俩人相对而坐。

    “公子意欲何往?”

    李昊道:“素闻,齐国因有管仲之能,邹忌之法,经济发达繁茂,齐都更是众国国都之最,我欲游历临淄,一观其繁华盛景。”

    李昊不是小白,文房四宝关系重大,完全是开创之举,那是可以封祖成圣之物。古人重名,李昊不敢赌陈轸的人品。况且,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们朝秦暮楚,实在让人信不过。大家萍水相逢,还是有所保留的好。

    陈轸放下筷子,惋惜道:“临淄之繁华,确实冠绝一时。一国之强,首在君臣。君为先,臣为后。威王一代明君,聚贤纳才,礼贤下士,稷下士人聚集,百家之学争鸣。臣有邹忌、孙膑、田忌等人辅佐,使齐国法度严明,国力日渐强盛,隐有霸主之势。可惜,明君已逝,如日月无光。”

    李昊颔首认可,齐威王新丧不久,其在位期间,功绩卓著,不但将齐国带上了霸主之位,闻名后世的稷下学宫,也是此人所创。他的死,让天下士子无不哀恸。

    “敢问先生,如今事秦?还是事楚?”李昊问道。

    “公子如何知我行踪?”陈轸面露骇然,非常不解。

    要知道,他年初才辞别秦国去了楚国,月前刚被昭阳举荐为楚国客卿。如此隐秘之事,眼前之人却了如指掌,让他如何不惊。

    “先生离齐事秦,然秦国已有相国张仪,其师从鬼谷子,连横之策名动天下。但是天下皆知,张仪乃势利之徒。先生之才与他不分伯仲,已然威胁到其相国之位,对方肯定容不下先生。而魏、赵、韩、燕等又是孱弱小国,施展不出先生才华。幅员辽阔的楚国,自然成了先生首选之地。”

    战国策记载,陈轸离秦去了楚国。原因是和张仪不和,张仪毕竟是秦国相国,陈轸斗不过他,只能另谋高就。时间应该就在这两年间,李昊故尔有此一问。

    “公子真乃博闻之士,陈轸佩服。月前,楚王刚拜吾为客卿,此次重回故国,亦肩负出使任务。”

    “可是为了联齐伐秦?”

    李昊貌似记得,公元前318年前后,陈轸协助公孙衍坐上了魏国相国之位,之后联合五国伐秦。

    “什么都瞒不过公子,陈轸正是为此而来。”陈轸诧异之下,眼中已尽是钦佩。

    “想必公孙衍此时也没闲着,正在三晋和燕地游说,联合六国之力伐秦。秦国自孝公和商君变法,国力日强。秦王数次东出函谷关,攻城略地,秦兵之勇犹如虎狼,各国有危机感也属正常。”

    “公子见微知著,胜陈轸多已。不知公子师承何人?”陈轸自叹弗如道。

    李昊摇头笑道:“乡野小子,闲时读了几本闲书,哪有什么师承。”

    陈轸赞叹道:“世之名士,多为师授之。而公子之才,则是天授之。师授难超越于师,天授则潜力无穷。敢问公子,可愿随我归楚?以公子之才,必能为卿为相,我当全力荐之。”

    卧槽,这货跟老子想一块去了,看来自己这波装的很成功。他之所以这么卖力表现,还不是为了给对方留个好印象,也为后面招揽对方打基础。

    “昊谢先生厚爱。只是,楚王虽无大过,但亦无大志。若生于小富之家,固守家财足矣。然身为国君,上无争霸天下之志,下无安民定邦之能。优柔寡断,急功近利,非是明君。”

    楚王的德行,陈轸自然清楚,所以并未反驳。

    “公子前往临淄,难道更加看好齐国,准备辅佐齐王辟疆?”

    李昊傲然道:“非也非也!我若出山,必佐明主。此人当有鲸吞天下之志、怜悯众生之心、容纳万物之量、严于律己之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陈轸闻言神色震撼,站起身郑重向李昊行了一礼道:“公子之言,震耳发聩,当流芳千古。嗟乎,如此明君当为圣主,尧舜亦显逊色,世间难寻。”

    “先生不必惋惜,若此等明君出世,先生可愿辅佐之?”

    “公子戏言,如今天下,七雄争霸。七国之君,吾亦知之甚详。秦王、赵王虽有霸主之姿,然相去圣主甚远矣。其他五国之君,相去霸主甚远矣。”陈轸只把李昊的话当成了玩笑,并没有正面回答。

    李昊正色道:“敢问先生之志?”

    陈轸闻言傲然道:“辅佐明主,定国安邦。”

    李昊嗤笑道:“此乃燕雀之志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