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 45 向着目标前进.2(1/2)

“方医生,顾医生,幸会,我是沪城日报的记者,我姓麦,这次是来采访你们关于心脏移植手术的事情。”看到他们,等在会议室的记者就走了过来,依次和这些医生握了手,介绍着自己,“恭喜你们,完成了一台跨时代的手术”。

“麦记者,你好,你过奖了,手术还不算完全成功,后期的护理也很重要。”方医生谦虚的回答。

几人寒暄了几句,采访正式开始,这次的手术是由方医生和顾教授主刀,主要采访的也是他们两人,麦记者详细的问了方医生他们手术前的准备,手术过程,术后的护理计划。

对于宋思云也有动手做手术的事情,本来麦记者还打算给她也加上报道内容,但被宋思云拒绝了,“麦记者,我能上手是因为方医生给我机会,让我能实践一次,我并没有什么功劳,您报道方医生和顾教授就好。”

麦记者表示理解,也没再强求,走的时候给所有参与的医生都拍了个大合照。

第二天,题为“亚洲第一例心脏移植,成功!”的文章报道占据沪城日报的头版,让很多人特别是医学界人事兴奋,震惊!

在方医生和顾教授的光环之下,麦记者还是把一个小版面描写了宋思云,称她为医学界的新星。这个二十几岁的小姑娘也让很多的医学界人士记住了,能在这个年纪就参与这样难度的手术,足以可见宋思云的不简单。

宋思云留下了自己从医生涯的浓墨重彩的第一笔。

对于自己有小块版面的事情,宋思云还是很高兴的,她还专门买了一份报纸,打算自己珍藏了。

后面,新华日报也报道了这台手术,中央卫生部还授予金瑞医院“重大科技成果甲等奖”。

这些成果方医生他们现在都没时间关注了,他们现在的全部重心都回到了病人身上,病人李哲已经醒过来了。

但是这几天,术后休克,排异反应,细菌感染等种种难关都接肘而至,让方医生他们分不出心思去关注其他事情。只要反应一来,就上所有准备好的手段,连宋思云的银针止痛都被拿出来试试了,还别说,这方法有效的制止了病人的心绞痛。

在所有医生一刻不得放松的情况下,病人的情况慢慢恢复下来,从原来的严重心疾,不能活动,慢慢的能坐起来,能行走了。

方医生怕照顾不到位,直接在病房里加了张床,医生轮流二十四小时陪护。

这天,是宋思云陪床,病人李哲睡着了,她拿出了本书看了起来,这书是从华清大学借来的,顾教授说要来六个多月,宋思云就把这书带来了,正好,现在没事可以看看。

“你还研究航天知识啊?你不是学医的吗?”李哲醒来,就来看到宋思云拿着本《航天器动力与控制》看得认真,奇怪的问了句。

宋思云放下书,先搭了李哲的脉,没发现什么问题,才坐回床上,“我是学医的,这个书是我借来看看的。”

“你个医学生怎么会看这些书呢?你能看懂?这跨度有点大了吧!”

“因为我说过要帮助一位老人去推进航天科技,国防科技的进步,他推荐我去华清大学听课,并且给我建议,告诉我需要听的课程,需要看的书,我就按照他安排的来了。我看着还行,难度不是很大,收获很大,想法也有。”这几天照顾下来,宋思云和顾哲已经熟了,也就有什么说什么了。

“那你怎么不专门去学习这个专业呢?”

“因为我喜欢医学,不是很喜欢研究这些科技,所以我只是空余时间研究这些。”

“哈哈……那你还真是很厉害啊!这样都能想着推进国防科技发展啊!”李哲笑了。

宋思云没听出李哲的画外音,一本正经的回答:“现在还不行,还得过一段时间我才能提有用的建议。”

“哈哈哈哈……”李哲笑个不停。

“你笑什么,我真的很厉害,我是天才!”宋思云一点不谦虚。

“哦?怎么个天才法?”

“当初我学医的时候……”宋思云为了证明自己,从最开学医的时候说起,说到自己的成长速度,考大学,说着说着,把自己为了买车广接疑难杂症,治好了千奇百怪的病人,这些事情都说了。

李哲也会接接口,来来往往中,倒聊起来了。最后,说着说着,倒不像是证明自己天才了,就是简单的分享自己生活。

说完自己的事情,宋思云问着李哲:“别光说我啊,说说你吧。”她对于李哲也很好奇,敢接受这种手术,看着就不是一般人。

“我啊,我没什么好说的……”

“骗人,方医生说你出国留学过呢!”

“好吧,我确实有留学过,学的和你刚刚看的书稍微有一点关系,是机械,学成回国之后……”

李哲的故事很简单,京市人,民族资本家的后人,出国留学想要报效祖国,没想到归国后就遇上了大/革/命,一身抱负还未施展就被严重打击,千方百计的把妻子孩子送出国,自己却还不愿意放弃这个国家,还想再撑一撑,没想到一撑就是十年了,父母都过世了,他也再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了,严重的心脏病让他连站立都难,又怎么为国家奋斗呢?

“那你为什么会在没有任何把握的情况下,同意做心脏移植手术呢?”

“破釜沉舟吧,我想着,与其等死不如试一试,成功了,我还能苟活,不成功,也算是我国的医疗事业做贡献了。我和方医生是朋友,他一说有这个手术,我就同意了,拼上所有换一线生机吧。唔……”李哲说着捂着心脏位置,弓下了身子。

“你怎么啦?”宋思云赶紧翻身坐起,扶着人平躺下,冲出门外喊了句“快来人啊,出事了……”又冲回房间内,抽出银针,一根一根的扎在李哲身上,治愈系异能也随着进入他的身体,舒缓着他的心脏。

方医生他们也急忙赶来,急着喂药,抢救。忙了一通下来,李哲才算缓了过来,笑着说了句:“真好,我又挺过一劫了。”

“你啊……”方医生满头的汗,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在知道李哲是机械专业留学归国后,宋思云即使不是自己陪床,也常常去和他聊天,有时会说医疗,有时会聊航天,有时也会说说李哲的专业,机械。

越聊李哲越惊叹于宋思云的天赋,他也终于相信了,宋思云说自己是天才并不是吹牛的,也大概懂了为什么那个国防事业的大佬,会这么看好宋思云,实在是她的思维太超前了,学习的速度太快了……

宋思云也惊讶于李哲的学识,他不愧是这个年代留学,学有所成归国的人,宋思云只能感叹十年的时间真的是浪费了这个人的才华。

混熟了,李哲难受的时候,会主动要求宋思云给自己扎几针,不得不说,宋思云扎针的效果,比吃多少药都管用。

“你还真像你说的那样,是个天才,你说说,你还有什么不会的呢?”

“哈哈……我不会的多了。”这会,宋思云倒是谦虚起来了。

两人之间的交流,宋思云也有很大的收获,李哲对于机械领域的研究非常透彻,有的时候聊着聊着,宋思云就能结合自己的知识,生出很多关于航天领域的新思路。

两人就像在病房开启了研讨大会,年龄的差距并没有造成两人交流的差距,连方医生都调侃他们,“你们到底是来治病的?还是来做学术研究的?”

聊得再好也有分别的时候,李哲的情况稳定下来了,不过为了安全考虑,李哲还是在金瑞医院住院,由这边的医生照看,而宋思云他们已经出来近六个月了,该回去了,再不回去,都要过春节了。

宋思云走的时候还留话了,“李哲,你好好养着啊,等过完年我再来看你,到时候给你带京市的好吃的,再给你带很多书来。”

李哲莞尔一笑,“好啊!”

————

宋思云回到学校,已经放假了,学校里没什么人影了,但是她还得补考完成才能放假!

“顾教授,我去的时候你可没和我说回来还要补考啊!我都没有看书,你太残忍了!”宋思云哀嚎。

“是学生怎么可能不考试,你想什么呢!赶紧做,要是得靠临时抱佛脚你才能考过,那你还做什么医生!总不可能看病人之前还得让你突击学习,看看书再去吧?”

宋思云能再说什么呢?只能埋头考试了。

还好,她的记忆力还不错,脑子也没坏,所有的科目都合格了,终于能安心回家了。

在家住了两天,宋思云准备带着孩子回滇省大山里的家,去找孟定坤了,这一次,她有钱了,给孟定坤买了些衣服,买了很多吃的,最重要的是,还花了大价钱买了很多的套套,港城进来的,轻薄无痕的那种……

她还给家里的老人,孟定宇,也买好了礼物,提前备好了年货,才准备动身。

“爸,妈,你们回去吧,我们走了。真的是太抱歉了,没法陪你们过新年了。”上车前,宋思云和孟父孟母道着别。

“你这孩子,说这些干嘛,是委屈你了,小坤不在你身边,什么都得你自己来,过年还得带着孩子奔波那么远!家里你不用担心,还有定宇在呢,我们有人陪,别为我们操心。”

“妈,那我们走了啊。来嘉文嘉武,和爷爷奶奶告别。”

嘉文嘉武听话的挥着小手,“爷爷奶奶再见。”连小嘉凡都学着挥挥手,嘴里嘟囔着:“再见,再见……”

看着宋思云拖着大包小包的带着孩子上了车,孟父孟母才转身回家。

回家的车上,孟母敛了笑容,有些难过的感叹:“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小坤他们才能回来,一家人整整齐齐的过个新年。”

“快了,自对越自卫反击战后,这几年以来,边境安稳太多了,基本都没什么流血事件发生了,滇省军区那边要有新动作了,以后的重心会改变,小坤他们有机会回来的。”孟父语义含糊的说了些,安慰着孟母。

“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给我个准信啊!”

“问什么问,都这么多年了,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你都忘了啊,好好等着就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