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第七十九章:县衙纷争(1/2)

    张洛眼前一亮。

    对着张胜文问道:

    “这柳书吏是叫柳大虎吗?”

    张胜文点头说道:

    “就是那柳大虎。”

    张胜文无奈的叹了口气。

    族兄一家也明白其中的要害。

    要是就这么去了银户房。

    就是要卷入县衙内部两家斗争里了。

    只是他那族兄也没法办法的事。

    张洛梳理了一下。

    明白了这是分管工房的赵典史。

    利用张胜文族兄对柳大虎进行牵制。

    是县衙两个派系间的争斗。

    在一个县衙。

    除了上层的知县,县丞,主簿之后。

    典史是吏中权利最大的。

    一般的县衙有十名乃至十几名典史。

    晋江县是郭附县。

    人口众多,产业完善。

    县衙里面有着十二名典史的配置。

    虽然说典史是吏。

    可被推举之后要被吏部留案。

    有三到五年的一个任用时间。

    算得上古代的一个基层公务员。

    典史再之后。

    就是这些书吏了。

    书吏属于是纯正的小吏。

    无需上呈吏部备案。

    衙门自己登记留册便行。

    属于衙门内部进行管理的。

    类似于县衙的编外人员。

    书吏一下还有代笔。

    是帮着书吏干活的。

    就是县衙里的临时工作人员了。

    柳大虎按年龄当了起名几十个任期的书吏了。

    有年纪有势力。

    按规矩来办。

    早应该能提拔为典史了。

    可这典史的调令迟迟下不来。

    主要的实力,在工房的赵典史。

    把手下的人安排到银户房里去。

    明显是要和柳大虎进行对抗的意思。

    张洛低着头想着。

    一个县衙里面还真是“百花齐放”。

    而且看来里面的人心也不齐。

    这是不是一个打倒柳大虎的机会呢?

    张正想着的时候。

    旁边的张胜文说着直摇头。

    他族兄心里也门清。

    他这次被推荐。

    是被当做了斗争的工具。

    赵典史已经发话了。

    要是不从。

    族里那么些年的银子都白花了。

    胡照对魏康问道:

    “魏兄弟对衙门里的事这么清楚。”

    “难道家里也有人在县衙里面干事?”

    魏康看了眼自己身边一言不发弟弟。

    然后回道:

    “我一小叔在县衙里面有些关系。”

    “和赵典史也比较认识。”

    “其实年初的时候。”

    “我和弟弟想过走小叔的路子。”

    “在县衙里找份事做做。”

    魏家兄弟的小叔泉州港的商人。

    和管工房的赵典史肯是有点关系的。

    魏家二兄弟也童试都没过。

    去县衙求工作。

    只能是当小吏了。

    胡照和张胜文听言一惊。

    连忙摇晃着双手说道:

    “魏兄弟你们二人可能做自毁前程的事情啊!”

    “要是去当了小吏。”

    “就一辈子出不了头了。”

    胥吏在明代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

    洪武时,胥吏的子女都没有参加科举的权利。

    直到中后期对下面管制松了。

    胥吏的子女才有了考试的权利。

    可要是自己当了书吏。

    就永远不能考取功名了。

    不过这魏康已经三十岁了。

    考了四次童试没有通过。

    有去当书吏的意向也是正常的。

    做明朝的吏虽然没有官家的俸禄。

    但是捞钱的渠道可不少。

    一些年长的书吏家中比低品官员要富的多。

    平常百姓们宁愿倾家汤产。

    都想进衙门里当个书吏。

    魏康属于是比较厚实的中年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