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绿得发亮求月(1/2)

我在警局打副本正文卷第二百一十三章绿得发亮“队长你好,你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一定配合。”

房东的这套房子是拆迁得来的,他们家一共拆了三套,老两口住一套,儿子儿媳住一套,还有一套租了出来。

这里不是什么黄金地段,房子也不值几个钱,租金小夫妻俩也没要,刚好给老人家当养老金。

“谢谢李大爷,警民合作一家亲,是这样的,上一任租户的租房合同你有吗?”

“有,刚刚那位警官让我带过来了,我给伱看。”

李大爷从自己的衣兜里掏出一张折叠纸递给了李想,皱皱巴巴泛着黄,显然有一定的年份了。

李想打开一看,确实是一份为期五年的租赁,时间还没有完全到期,这也是老人没有急着租出去的原因。

这个人叫王洪斌,看身份证号居然是本地人。

于是李想立即将这个身份证发送给了周嫚,让她在公安的户籍系统里查一下,看看这个人的档案信息。

很快,周曼便打来了电话。

“李队,查到了,王洪斌的老家,居然就住在案发地不远的那个村子,他家现在还有一个老父亲,十五年前,因为盗窃罪坐过三年牢,狱中表现良好,减刑了半年。”

老家居然就是那个村子的?

这也太巧了吧?

种种巧合,让李想知道,他们距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只是,这其中还有一个疑点,那就是,他当初判断的,凶手熟悉地形,应该是本地人,但现在来看,死者才是本地人。

不过,戴巧玲和王洪斌是情人关系,不排除他们两曾经来过这里。

随后,周嫚把王洪斌老家的地址以及他父亲的资料发到了李想的手机上。

“李大爷,麻烦你把房子打开一下,我们想进去看看。”

“好,我这就打开。”

李大爷拿出钥匙,将之前租给王洪斌的房间打开了。

一瞬间,一股霉味混杂着一丝臭味传了出来。

李想带着技术民警,穿上防护用品,便走了进去。

房间已经很久没有人住过的痕迹了,也符合王洪斌失踪一个多月的情况,房间里的东西也没有全部收拾,大部分的杂物和衣服都在,但家里值钱的东西已经全部没有了,有人为收拾过的痕迹。

技术民警进来后,很快就开始了工作,利用先进的侦察设备,仔细勘察了现场。

很快,一个民警就喊了起来:“李队,有发现。”

李想闻言,立即走了过来,只见在卫生间的洗漱池壁上,发现了几滴细小的血迹。

其他地方也有清洗过血迹没完全洗干净留下的痕迹。

看到这,李想基本上已经确定,这里就是第一案发现场。

只不过,要肯定这一切,就必须要对这些血迹进行dna验证。

技术民警立即对这些血迹进行了采样,同时,又在下水管道附近,采集了检材,准备带回去化验。

毛济看到这个情况,冲着李想竖起来大拇指,悄悄地说道:“李队,牛b,这次就花了两天时间,就取得了重大突破。”

他们刑侦一队,自从有了李想加入,破案几乎就没怎么有压力,总能在规定时间内,提前完成破案,就李想不在的时候,他们才感觉有那么一丝压力,毕竟要自己动脑子了,当然吃力。

“一般般吧,第一案发现场应该就是这里,这边我就先交给你了,我准备去一下王洪斌家。”

李想给孙志东打去电话,目前其他线索都可以先放一放了,主攻这条线,孙志东撤回来,陪他去一趟王洪斌家。

王洪斌家所在的村子,就是抛尸地附近的一个村子。

李想和孙志东两人根据周嫚提供的地址,很快就找到了王洪斌家,见到了他八十岁的老父亲。

当他们向王洪斌父亲表明来意后,王洪斌父亲的话,让李想他们再次吃惊不已。

“你是说,王洪斌离家出走二十几年了?”

这王洪斌真是个人才啊!

经过了解,王洪斌从小成绩就不好,小时候在村里淘气得不行,今天偷这家鸡,明天打那家狗,是村里的小霸王,谁要是敢说他两句,立即就报复人家,把人家堆的柴火堆都烧了,村民敢怒不敢言。

长大以后,更是变本加厉,王洪斌的父亲忍无可忍,和他断绝父子关系,将他赶出家门,这一走,就走了二十几年。

直到李想他们过来,王洪斌的父亲都不知道,王洪斌这些年,坐过牢,出来后就生活在距离村子二十多公里的隔壁镇上。

如今更是被扔进了自己不远处的野沟里,因为当初打捞上来的时候,尸体也没有头颅,就算他过去看了,也不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儿子。

他也不会想到,吃瓜能吃到自己身上。

得知李希他们来意后,王洪斌的父亲也很是难过,这些年,他也曾后悔将儿子赶出去,导致现在自己儿子被人大卸八块,尸首分离。

人越老越孤独,到了他们这个年纪,最希望看到的是儿孙满堂,享天伦之乐。

现在,他彻底成为了孤寡老人,孤独终老。

“王大爷,你也别太伤心,现在都还只是怀疑,没有确定,也许那具尸体不是你儿子,我们这次过来就是想要采集一点你的血液样本,用来比对死者身份。”

破案讲的是证据,不是合理性。

只有把出租屋采集到的血迹和从王洪斌父亲身上采集到的血迹与死者血迹进行比对,能比对上,这才能从证据上,支持他们的猜测。

从王洪斌父亲家回来后,李想便让孙志东马上把采集的生物检材交给了实验室,让他们尽快出结果。

实验室也知道案情重大,因此对于李想他们送过来的样本加急处理。

只用了四个小时,就出来了结果。

周嫚拿着检查报告,走进办公室。

孙志东他们立即围了上来:“小嫚,结果怎么样?”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们想听哪一个?”

“怎么还卖起了关子,先听好消息吧,这么多天没线索,太压抑了。”

毛济选择先听好消息。

“好消息是,阜阳安置区的出租房,确实是第一案发现场,现场采集到的血迹经过dna比对,证实为被害人血迹。”

“那坏消息呢?”孙志东迫不及待地问道。

好消息确实是好消息,发现了第一案发现场,距离他们破案也就不远了。

“死者不是王洪斌。”

这句话不是周嫚说的,而是李想说的。

“李队,你怎么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