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尸源确认求月(1/2)

我在警局打副本正文卷第一百零三章尸源确认“我这也是推测,不敢保证,推测的依据也是基于目前警方推测的线索,刚刚曹队就提出了疑问,如果是情杀,那么受害者和凶手是怎么认识的呢?我想,他们应该是在女孩的所在地认识的,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如果受害者和凶手是在罗家村认识的,村民不可能没见过她。”

众人听完后点了点头,理是这么个理,但是这和找到受害者的所在地有什么直接联系吗?

大家压着心中的疑惑,继续耐心听着。

“我这个方法应该也算是笨办法,既然怀疑凶手可能是本地人,那么我们可以调查十四年前,适龄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有哪些人,在受害者死亡的这段时间,他们有没有回过村,如果有,那么他就有作案的时间,再反推他务工的地点,那么受害人可能就是在这个地方和凶手认识的。”

啪~

听到李想的这个方法,曹刚猛的一拍桌子,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个法子好。”

这一切的推理,都是围绕在凶手是本地人的基础上得出的结果,如果从一开始,他们推测的凶手就不是本地人,那么所有的侦查方向就都错误了。

但目前,在没有最新的线索之前,就只能先沿着这个调查方向进行。

曹刚被李想的一句话点醒,立即对毛济说道:“你和李想再去一下罗家村,案发后,罗阳派出所也对全村人都进行过一次摸排调查,其中重点调查人群就有适龄外出务工人员,他们的所长蒋作福,当年也参与了这件案子的调查,对案子也熟悉,你们去找他一起,协助你们调查。”

“是。”

“苏指导,关于受害者单亲比对这件事就请伱负责了,能比对多少条线索就多少条,我们逐一筛查。”

“是。”

会议结束,众人都下去准备了。

毛济给罗阳派出所的所长蒋作福打去电话,并说明来意。

蒋作福听到刑侦队再次重启了十四年前的悬案,瞬间感觉恍如隔世,罗家村民风淳朴,凶杀案件极少发生,在他从警生涯里,罗阳水库沉尸案,是唯一一起悬而未结的命案,因此在得知毛济来意后,顿时表示全力配合。

“走吧,我和蒋所已经对接好了,现在就过去。”

毛济驱车,带着李想,一路前往罗阳派出所,他们要在那里开始,梳理具体的调查方向。

半个小时后,两人到达了罗阳派出所,在办公室见到了蒋所。

“蒋所你好,今年又过来麻烦你,这位是李想.”

“认识,在表彰大会上,我对他印象深刻,这么快就调到了刑侦队了,果然年轻有为。”

蒋作福在上个月的表彰发挥上,就见过李想,他一人拿了好几个奖牌,还代表辅警发了言,想让人不关注都不行,只是那时候他还是一个辅警,今天再看,三级警司的衣服都穿在身上了,这提升速度,绝了。

他没有怀疑这件事的真假,毕竟在公安战线,还没有人敢造这个假,而且他的单位还是刑侦队的。

“蒋所好,给你添麻烦了。”

“不麻烦,这个案子一天没破,我们这个心那,是一天也定不下来。”

罗阳水库案不是只有今年才重启,而是每年都会拿出来调查一下,因此真正经办这起案子的人,即使过去了十四年,对这起案子的细节,也都是能记得住。

“我们这次来,也是转变了思路,之前大家认为,这起案子,只要确认了尸源,那么就有90%的机会破案,所以大家把工作的中心,都放在了尸源的确认上,但目前为止,dna的比对,一直也没有比对的上,所以,我们这次过来,是想要调查十四年前,所有的外出务工人员的身上。”

“十四年前的男性外出务工人员?当年我们对全村人都有过排查,这类外出务工人员,我们也都有调查,只不过没有新的线索,这条线我们也就断了,这次还要查什么?。”

蒋作福当年就参与了走访工作,那段时间,他们整天整天的在村里走,全靠两条腿的将所有住户都走访了一遍,但最终却没有找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这让他们有些气馁。

“这次主要查他们的外出务工地点,以及案发后,他们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最好有犯罪前科的人,也标记出来。”

能犯杀人罪的人,那都是泯灭人性的家伙,他们藐视法律,没有敬畏之心,这样的人,再次犯案的几率比较高,所以他想先从有犯罪前科的人员着手。

“好,当年的笔录我们都有保存,我这就安排人将那些材料拿出来筛选一下。”

很快,蒋所长就叫来了熟悉罗家村民情的民警罗荣兵,搬来材料,协助李想他们调查。

罗荣兵,今年33岁,他本人就是罗家村的人,当年发生这起案件的时候,他还在上学,后来加入公安后,得知这起案件依然没破,他也主动要求参与过这起案件的排查工作,对于自己村子里的情况,他算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在接到所长的任务后,罗荣兵立即根据要求,将当年所有关于外出务工的人员资料及笔录都拿了出来。

“所有资料都在这里了,当年罗家村及周边几个村的外出务工人员一共有486人,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在靖海市周边务工,少数人跑的比较远,天南地北的,想要从这么多人里排查凶手,难度也不小。”

“那这里面有多少人,是有案底的呢?”

“额,这个我没统计,我现在就来看一下。”

所有刑满释放的人回到家乡,都会在辖区派出所报备,民警对于这些有前科的人,也都会时常电话关心一下他们的动态,一方面是关心他们是否能很好的融入社会,重新做人,一方面也是监视他们,不要成为惯犯,再次触犯法律。

罗荣兵手里就有管着一些刑满释放的人,他拿着自己的名单从里面比对,发现还真有不少人名重合。

“我看了一下,符合要求的人,有12人。”

李想听后一喜,通过条件筛选,人数一下子就缩减到了12人,调查的难度也瞬间小了不少。

“毛哥,真有你的,这么一筛查,我们只要调查12个人就行了。”

“但是凶手也不一定就在这12个人里,如果凶手没有继续犯罪,那我们就直接排除了正确答案。”

李想点了点头:“这倒是,不过就算直接排查这486人的外出务工地点,那也比全国排除的工作量小不少啊。”

“你说的对,先带回去试试。”

毛济点了点头,然后对着罗荣兵说道:“这486人的名单以及他们的务工地点我都先带走了,谢谢你们的配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