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兵变前的准备,盛世开启!(1/2)

李世民从来都不相信鬼神之说,他只相信自己亲眼所见到的东西。

那些谣言只不过是他兵变前的手段而已。

而就在此时,李渊也在考虑是否要准备迁都的事情。

说起来,李渊要迁都的理由其实也相当简单。

北方的少数民族一直以来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所以每年为了防备少数民族的入侵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于是有个大聪明便上书给李渊说:“突厥之所以一直南下入侵,那是因为我们的人口和财富都在长安。”

“突厥人南下入侵实在是太过轻易,收获又大,所以边关的问题才会一直得不到解决。”

“既然如此,那不如把长安城烧毁,把人口和财富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如此一来,没了目标,突厥人便不再会南下入侵了。”

对于这个建议,李建成和李元吉十分赞成。

这个建议看似十分脑残,似乎支持这个决定的人都是蠢货。

但看看这些人的屁股在哪里坐着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人会支持这种脑残的决定了。

李渊李建成李元吉,这父子三人加一块,提到打仗连李世民的一根毛都不如。

说白了,如果没有李世民在,他们根本不可能能够拿下这个天下的宝座!

偏偏李世民现在威望越来越大,大到所有人都心怀不安。

就连李渊,都惴惴不安,生怕自己哪一天自己这个位置就坐不安稳了。

在这种情况下,从李渊和李建成几人的角度来看,做出这种决定自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若是迁都了,不用防范外敌的入侵了,那李世民手中的兵权就能被光明正大的剥夺了下来。

如此一来,他们父子三人全部都能安心睡觉了。

李世民当然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因此在李渊派人前去樊州、邓州一带,巡视可以居留的地方,准备迁都之时,李世民果断上书驳回迁都的决定。

“北方人入侵自古以来便连绵不绝,父皇坐拥天下,拥有百万精兵,怎么能够害怕那少数民族的入侵呢?”

“若是仅仅只是因为入侵便害怕到迁都,那岂不是让大唐全国上下都蒙受羞辱吗?这不是平白无故让后世耻笑?”

“纵观天下历史,被迫迁都的只有刘辰一人,那人据说是得到了上天的惩罚,暴毙而亡,难道父亲大人也想成为那般人物吗?”

李世民这话说的丝毫不客气,一点也没给自己的父亲留面子。

他们之间的矛盾基本上早就公开化了,因此李世民其实并不是很在意细节方面礼节。

倒不如说,他现在需要一个机会来让自己起兵谋反。

若是李渊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那便是李世民起事的最好时机。

当然,李世民也不会表现的如此明显。

于是他便装出义愤填膺的样子接着说道:“卫青霍去病不过是汉朝的一届武将,尚且能够说出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这种话。”

“我身为大唐的藩王,难道不能做到这一点吗?”

“请求父皇给我几年的时间,届时儿臣一定将那颉利可汗的脖子上套上绳子献给父皇!”

“若是到时候不成功,再说迁都之事也不晚!”

李世民这话说的十分圆滑,看似是在义愤填膺,其实话里话外透露出来的意思也很简单。

他不是不支持迁都,只是不支持现在迁都。

若是连仗都没打就灰溜溜的逃跑了,那岂不是平白无故的让天下人耻笑?

到时候咱要是真打不过,再迁都也不丢人。

所以他其实不是不愿意将自己手中的兵权交出去,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李渊听闻此言,顿时回道:“说得好!”

但实际上,他也只能无奈的同意李世民的说法。

李渊也不敢把李世民逼得太紧了。

李世民知道李渊知道自己有反心,李渊也知道李世民知道他知道李世民有反心。

但是双方都装作不知道的样子,你好我好大家好,就这么维持着表面的和平。

至于李建成和李元吉,他们看似是在为自己的利益争取,实际上他们也只不过是李渊用来限制李世民的工具而已。

如果没有这两个家伙在前面当靶子替自己吸引火力,那到时候有矛盾的就不是李世民和他的兄弟了,而是李世民和他的父亲了!

所以很多时候,李渊扮演的只是一个裁决者。

他坐在高台之上,高高在上的看着下面人的争斗,以保全自身。

眼看计划流产,李建成不乐意了。

“当初樊哙那小子也说自己可以凭借十万大军在匈奴之中纵横驰骋,可结果呢?”

李建成不阴不阳的说道:“莫非秦王和樊哙那小子一样,也只是吹牛皮罢了?”

李世民十分不屑,冷哼一声,淡淡的啐了一口。

“樊哙那小子有什么可称赞的,我用兵的方法和他有很大的不同,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不出十年,我必定平定漠北,此并非妄言!”

李世民高声说道:“我愿意立下军令状!”

听闻李世民这么说,李渊终于松口,决定不再议论迁都的事情。

但李建成仍旧不愿意善罢甘休。

“突厥虽然南下入侵,但只需要得到财物便会离开,而秦王却是假托抵御突厥的名义总览兵权,实际上只是为他篡夺帝位做铺垫罢了!”

可以说为了搬到李世民,李建成已经不择手段了。

哪怕这些话说出来十分可笑,他也要说。

站在他的立场上,他这么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李渊还没彻底老糊涂,自然不会相信李建成的话。

或者说,他不愿意,也不敢相信李建成所言。

谁都能看得出来,李世民仅仅抓住兵权不愿意放手,摆明了就是不会坐以待毙。

很多时候他交出兵权,也只是以退为进,证明这兵权不在他手里还真不行。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确是有矛盾,但现在更重要的还是去防备突厥的入侵。

如果真的把李世民拿下了,只怕再也没有人能够对付突厥人了。

到时候说不定这天下都没了。

轻重缓急李渊还是分得清楚的。

像是这种事情,只是李世民和李建成交锋的一个缩影。

谁都知道,李世民手中掌握兵权的时间越久,他的声望就会越高,到时候就越难以对他动手。

这么拖下去,迟早会发生大问题。

可偏偏现在所有人都得依靠李世民来防范外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